舒叔读解甲骨文之“飨”

标签:
甲骨文古字研学历史文化汉语文字传承 |
分类: 古字研学 |
舒叔读解甲骨文之“飨”

“飨”,与“鄉”、“卿”本属同一字源;与“即”、“既”也相近。字面的象形组合表述非常清晰:两个相对而跪坐的人形,中间摆放着烹调食物的器皿,也表示正在蒸煮的美食。表明这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正准备享用或正在享用美味佳肴。祖先用这样的象形结构,展示了他们当时的真实生活场景,所要体现的内容包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二、亲朋好友相聚,共享美食;三、用最好的美味食物,招待高贵的客人。后来,这三项字义分别演变成了“飨”、“鄉”、“卿”三个独立的字。“飨”,基本保留了原字的意思,主要体现“吃”的本义与招待嘉宾的扩展意义;“鄉”则主要将“亲朋好友”的内容再次扩展,成为同住一处和相邻而居的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卿”,又将“招待贵宾”的意思逐渐延伸,后来就直接演变成了“贵宾”本身,再后来就干脆被用作朝廷官名了。所以读音也与前两个字的“xing”“xing”区别,读成“qng”了。
而“即”与“既”的图形,只是在烹调食物的器皿旁,只描绘了一个人。“即”是一个人面对食物器皿,表示正在等待享受食物;“既”是一个人背对食物器皿,表示已经吃完食物,将要离开。后世的演变,与“鄉”“卿”一样,基本丢失了“吃”与“美食”的原意。唯有本字“飨”,还留有祖先最初造字的痕迹。
后一篇:舒叔读解甲骨文之“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