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舒叔读解甲骨文之“屎”

(2022-07-28 21:59:09)
标签:

汉字知识

人文历史

甲骨文

读解

学习研究

分类: 古字研学
舒叔读解甲骨文之“屎”
   “屎”,明显的象形字体。字面上的图形,就是一个正在排泄粪便的“人”,弯曲着身体,屁股下面用四五个“点”来表示排泄物。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人类活动的一个最基本生理想象,字体无论是绘形,还是表意,都很直观。
   到战国时期,“人”字形开始出现分化,将甲骨文“人”中身形有多重弯曲的字形,演变成“尸”形,而原来人形屁股下的几个小点,则演变成“米”形,表示这是由食物变化而物体。小篆字体中还有一种写法,干脆抛弃了人,字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两棵“屮”形,“屮”下有加“点”加“×”的囊狀物体,类似鸡肫,其实是人的胃囊,同样表示这是由胃中食物转化而成的废弃粪便。两汉三国以后的楷书字形,又恢复了“人”“尸”之态,而那个“屮”下的胃囊,则成为“异体字”留存下来。
   祖先在造字之初,仅仅是一种人类生理行为的自然描摹,但随着社会发展,本字被赋予更多的内涵:比如表达肮脏、恶心、废弃、低劣等等多种意思……
舒叔读解甲骨文之“屎”
“屎”甲骨文的主要字形

舒叔读解甲骨文之“屎”
篆体字形的不同写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