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八神”随想
舒克
古老的腊八节,在中国存在数千年。如今,一般百姓就知道腊八节吃腊八粥,北方人再加个做腊八蒜。但这个节是怎么来的,现在的年轻人包括很多中老年人都说不出所以然来。网上可以查阅,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就是开端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据说是祭“八神”。那么,究竟是哪八神呢?却有不同说法:
一种是: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
另一种是: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
河南神农山神龙氏雕塑(图片选自网络)
古老的民俗本应当伴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就像我们的端午节,传到朝鲜国之后,被人家逐渐演化成一个完整的“端午祭”,存在于当今的韩国。还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国人很是不爽了一阵子。但那以后,一些中国人也开始重新看重自己的传统文化,知道世界上的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地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所以,这几年很多被遗忘很久的传统节日,又在逐渐得到恢复。比如今天的这个腊八节。
话题回到“八神”!现在可以查到的两种说法,第二种似乎不全,第一种又有点乱,两种说法中的神,都有点重复。比如第一种的先啬、司啬、田官、邮表畦,其实都是与农耕相关的,当然也是我国古老的农耕文化的象征;第二种的门、户、宅,甚至灶王爷之灶神,其实也都是重复的。我们的传统文化,由于长时期缺乏传扬,缺乏补充,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所以显得有些不怎么“正规”和“系统”。那怎么办?完全可以从我们这一代开始,重新发扬、重新发展啊!
鉴于此,个人想法,对已有的这两种“八神”说法,能否综合一下,合二而一呢?
设想:将第一种的先啬、司啬、田官、邮表畦合并为农神,将第二种的井神与第一种的水庸、坊神合并为水神,第二种的“门、户、宅”,考虑到门神、灶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单立,而户与宅则完全可以合并为“户神”;第一种的猫虎神可以延伸到整个兽类而称之为“兽神”、昆虫神同样可以扩展为“鸟虫神”,这样,加起来可得到:门神、户神、灶神、农神、水神、兽神、鸟虫神共七神,缺了一神,可以添加一个百姓非常熟悉的“财神”。如此,八神分两大类,一类以家庭门户为主构成:门神、户神、灶神、财神;另一类以自然世相为主:农神、水神、兽神、鸟虫神。如此八神,应当能够体现我们的传统文化之源,同时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传承与光大。
不知舒叔的想法,有多少人赞同呢?

镇宅之神(图片选自网络)

民间喜闻乐见的财神(图片选自网络)

旧时人家门上都要挂门神(图片选自网络)

家家户户有灶神,年年腊月还要送灶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