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文学史笔记 第二编  第五章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

(2009-06-28 11:30:23)
标签:

中国文学史笔记

第二编

第五章

五言诗

文化

分类: 中国文学史

 

第五章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五言诗的起源
一、五言诗是从民间产生的
   1、《诗经》中的《行露》、《北山》等篇已有半章或全章是五言诗形式。
   2、春秋末期楚国《孺子歌》及秦始皇时《长城歌》已是独立成篇的五言诗雏形。
   3、西汉出现了五言的歌谣谚语。是五言诗酝酿期尚未完全成熟的作品。
   4、汉武帝后,乐府诗中出现了成熟的五言诗,文人们因爱好而摹仿,于是有了文人五言诗。
二、五言诗的特点
    五言诗句所包含的词和音节比四言句多,运用起来伸缩性也较大,所以在表达上更灵活更方便些。锺嵘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於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因为五言宜於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所以居文词之要,便成为众人所趋的一种新形体。诗由四言而变为五言,是中国诗歌史上形式的进步。
三、文人五言诗产生于东汉,相传为西汉枚乘、李陵、苏武等人的五言诗都不可信,这只是前人的传闻。

第二节  东汉的文人五言诗
一、班固的《咏史》诗,虽“有感叹之词”,但“质木无文”,缺乏形象性,技巧还很不熟练。是现存最早的东汉文人五言诗。
二、张衡的《同声歌》,感情真挚,词采绮丽,表达技巧已有一定的进步。
三、秦嘉的《留郡赠妇诗》三首
内容:叙述作者奉役离家,不得与其妻面别的惆怅情绪。
特点:以整齐排偶的语言,写真挚深厚的感情,朴素自然中表明了文人学习五言诗的技巧已渐趋熟练。
四、辛延年的《羽林郎》、宋子侯的《董娇饶》二首,风格逼近乐府民歌,不但表现技巧纯熟,而且深得乐府民歌的精神。

五、东汉末年还有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数量不少的无名氏“古诗”,其中一部分代表了那时文人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也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新阶段。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及其他
一、《古诗十九首》的来历
   《古诗十九首》载于《文选》,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文选》编者题为“古诗”。“古诗十九首”虽不是一人所作,但风格内容大体相同,估计产生时代大概在东汉末年。

    刘勰曾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这话并不过分。就“古诗”所达到的成就及其在诗歌创作上所产生的影响来说,它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等内容的描写,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这些正是东汉末年政治社会的真实的反映;其中浓厚的消极情绪更是封建统治阶级走向没落时期的反映。
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1、其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而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的境界。
2、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3、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4、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练、准确,含义丰富,十分耐人寻味。
四、“苏李诗”
  1、《文选》中的“苏李诗”一共有七首五言诗,它并不是苏武、李陵所作,但根据其诗内容、风格来看,大致可以肯定它们的时代与《古诗十九首》接近。
  2、“苏李诗”主题是为送行赠别而作,大抵缠绵悱恻,表现了亲友间深厚的感情。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可与《古诗十九首》中那些抒情诗篇比美。

第二编小结

1、两汉文学,赋和散文都很发达,东汉产生了文章的概念,主要指赋和散文。但赋的成就在散文之下。

贾谊(汉初唯一骚体赋作家)——枚乘到司马相如(汉赋发展重要阶段,司马相如创立新体赋)——东汉后期抒情小赋(六朝抒情赋的先声)(注①:“汉初的赋家,贾谊以外与汉赋较有关系的,还有陆贾。陆贾本来是纵横家之流。班固将他的作品,列为一派的领袖,想必有特殊的地方。可惜他的作品,现在完全失传了。”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P.138)

2、两汉历史散文高度发展:司马迁《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在史学史文学史上有不朽功绩。班固《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同样对后世史学文学影响长远。在汉魏六朝,《汉书》影响在《史记》之上。

3、两汉政论散文是先秦诸子散文余波。代表作家贾谊、晁错、桓宽、王符、崔寔、仲长统等。其中以贾谊的成就为最高,影响也最大。

4、两汉乐府民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两汉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代表作品,对后世诗歌产生了不可估量影响。例对杜甫、白居易的影响。

5、东汉文人五言诗是在民谣和乐府民歌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始终为我国古代诗歌一种主要形式。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作品,是我国感伤主义文学最早、最集中的表现。

6、两汉文学:经历了五言诗代替四言诗,大赋代替骚体赋,抒情小赋代替大赋的一系列文学形式的兴衰变化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