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妖魔化了互动营销?
标签:
互动营销浪兄尔玛互动营销 |
分类: 互动营销 |
谁妖魔化了互动营销?(摘自互联网报道)
小学就听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有路。
一直到现在,我都对此存在两种解读。第一种解读,老师希望我们按照他指引的那条路走。第二种解读,老师希望我们能够勇敢的去开路,让后来者有路可走。不管如何,这两种解读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前几天,我去中关村参加一个活动,正好路过新东方大厦。听朋友说,最近新东方很麻烦,让俞敏洪感到很头疼。源起网络上一些关于新东方的恶意攻击言论,让新东方非常被动,不管是出面澄清还是避讳不谈,都不能够让这种攻击停止。
不管是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感到非常恼火,但也会和俞敏洪一样无奈。如果出面澄清,似乎“此地无银三百两”。如果避讳不谈,似乎又是“做贼心虚”。没有选择的最好选择,就是在心里谴责那些不道德的恶意攻击者,然后对这些攻击置之不理。
类似于新东方的遭遇,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并不显得陌生。往往企业在遭遇到恶意攻击之后,会迁怒于网络互动营销行业。尤其是不知情的公众,往往会被企业煽动成为讨伐先锋。在人云亦云的大众传播当中,互动营销行业俨然成了妖魔化的“网络打手”。公众认为互动营销公司就是受命于竞争者的打手,通过雇佣网络水手对企业进行恶意攻击而存在。就像之前谷歌中国遭遇“色情门”,被网友认为是百度从中作梗,最后导致百度的负面影响超过谷歌。
公众对于互动营销行业的理解,个人认为过于以偏概全。在不了解这个行业的基础上,仅凭一些表面存在的现象就去审判一个行业,至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武断行为。虽然不可否认“网络打手”的存在,但“网络打手”不能代表一个行业,这毕竟是一些个体行为。就像一群千里马,其中有一匹马非常懒惰,甚至比普通的马还要跑得慢,那我们就能够凭此否认这群千里马吗?显然,我们应该否认的是那一匹“害群之马”,而非整个群马。
至于互动营销到底是干嘛的呢?相信很多人不明白。在不明白的基础上去评价,个人认为过于欠妥。我们在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至少应该把这个事物弄明白,并且能够找到这个事物的优缺点。对于优点,我们要褒扬。对于缺点,我们要指责。只有这样,才能够客观公正的给予评价。
那么,互动营销到底是干嘛的呢?我想有必要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让公众了解一个真实的互动营销行业。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家看到互动营销的本质,才能够给予一个公正的评价。就好比一个新娘,不管我们想象有多么的美丽,总归得面纱底下的真相。如果真如想象的漂亮,我们再赞叹也来得及。如果超乎想象的丑陋,我们再唾弃也不迟吧?
事实上,互动营销这个行业由来已久。只是在最初的时候,并没有被人所利用。其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合适的载体,让这种营销模式能够生根发芽。因此,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公众所能接触到的仅限于传统营销模式。而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互动营销找到了这种迅速崛起并高速发展的载体,从而在国内逐渐由黑暗走向光明。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互动营销仍然不能够被公众理解,传统营销企业也会因为个人利益而对其进行妖魔化的宣传。但总归一点,互动营销已经能够看到希望的曙光。
目前最出色的互动营销人,其实都是从网络推手进化而来。在这里要区分两个概念,也就是网络推手与网络打手的区别。网络推手在幕后起到一个策划推动作用,网络打手是在前台唱着一个小丑的角色,而后者是前者所最为不齿的一种行为。因为前者是一种创意性的创造行为,而后者是一种穷兵黩武式的毁灭性行为。
国内最有名的网络推手,莫过于策划“天仙妹妹”的浪兄和炒作“芙蓉姐姐”的陈墨。两位都是国内顶尖的网络推手,但前者比后者最先市场化,也就是我所说的进化。因为,一个网络事件若不能够达到营销的目的,那仅仅只是一个炒作事件,倘若能够达到营销的目的,那就是一个出色的事件营销。而天仙妹妹的走红,直接拉动阿坝州的旅游收入增长30%,就是一个很好的旅游事件营销。其后天仙妹妹代言索爱手机,更是开创了网络红人代言国际一线品牌的先河,也是国内网络推手商业化的一个先兆。
从小打小闹的网络推手进化到正规化的互动营销人(公司),其中一个过程也并不为人所知。浪兄05年在北京成立浪兄工作室,之后更名为尔玛中国互动营销,其后陈墨注册成立网络顾问公司,中国互动营销行业开始步入正轨。据传,目前职业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已达到几千人。众多的网络推手如过江之鲫,纷纷成立自己的互动营销工作室或者公司。但是,人们的视线仍然聚焦在传统营销领域,敢于尝试互动营销的企业仍然屈指可数。
尽管尔玛互动和陈墨顾问都有各自高端的客户,但真正引爆互动营销,并且让互动营销进入大众视线的事件,莫过于08年的“封杀王老吉”事件。一家并不起眼的公司,一种并不起眼的产品,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成为消费者疯狂抢购的热销品。而这个事件的背后,凝聚的是尔玛中国互动营销的创意。通过一段简短而琅琅上口的文字,引爆了全民爱国热情,也让加多宝王老吉产品持续热销。并且,在最近一期《第一财经周刊》的公司人最爱TOP15品牌调查中,王老吉已经超越百事可乐,仅次于可口可乐。由此可见,互动营销的杠杆效应有多么强大。
当然,到现在为止,仍然有人在批判尔玛互动,甚至将矛头指向浪兄本人。而从我个人情感立场来说,也认为这种方式确实不大合众。但是,倘若从商业规则来判断,这又是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意的创造性营销行为。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就可以遵循“销量才是硬道理”的原则去开展营销活动。
说到现在,对于互动营销这个行业,起码应该有了一个认识。就算没有一个认识,也应该有一种意识。真正的互动营销企业,是绝对不会去触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于我个人来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互动营销势必会对传统营销构成一种威胁。虽然不可能完全替代,但完全有可能超越。一些国际性的大公司,也正在尝试着走互动营销的路,希望在未来的日子不会被甩掉。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展现出了两条路。一条是新开辟的路,一条是现成的路。浪兄和陈墨等人在前面黑灯瞎火的摸着石头过河,开辟了一条互动营销的新路,而一些国际性的传统营销公司,正顺着这条路在前行。但我认为,浪兄和陈墨等互动营销人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如果国际性的公司全面进入,恐怕真会印证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我很多时候都在想,作为开辟互动营销之路的前浪,浪兄是不是哪一天会消失在妖魔化的互动营销行业呢?这是一个问题。但不管如何妖魔化互动营销,后浪如何的强劲,我相信互动营销会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营销方式之一,而浪兄等在前面开辟道路的人,也注定将要被浓墨重彩画笔载入史册。
后:纵观全球经济最发达的欧美地区,互动营销甚至还没有开始步入正规化产业化。可以说,中国的网络互动营销已经走在世界最前沿。可是,为何网络互动营销能够在国内被看好呢?我想或许与国内的独特网络环境有关吧!就像BBS这种在国外不是很热的互联网应用产品,却能够在中国大行其道,并且成就了天涯、猫扑以及专业论坛供应商康盛。试问,互动营销是否也将像BBS一样,成为中国最具特色并且最具广泛影响力的营销模式呢?在未来的数十年内,是不是会有互动营销企业超越奥美等国际巨头呢?这都是我给自己留下的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