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老弟在非洲 |
脚筋急转弯:街头小贩酒瓶子卖的啥?
中国人到非洲看到当地穷人的吃穿住,常感慨跟咱国内比差距很大。尤其是看到他们的懒散懒惰,宁可晒太阳也不愿出点力气干点活计多挣点钱,更是觉得不可思议。比如这几天卡车运来物资,公司安排停产没事干的工人卸车,按雇用临时工费用的一半发放补贴。本来这事可以做,公司省一半钱,工人在工资之外多了点零花钱。只是卸车要出点力气流点汗。结果没人干,有愿意干的,一看别人不干也算了。加上工会在一旁指手画脚横加阻拦,说卸车不是工作合同份内事不能干。没辙公司只好雇人卸车。
这种事见多了,容易得出结论,难怪非洲落后非洲人穷。宁可不挣钱也不干活。有当地人问,为什么要我们卸车中国人不干?其实他还真不知道,我们这些他们眼里的patron、chef们,都有在工地上抢运水泥的经历。有钱没钱都要干在工作需要的时候。毕竟还有主人翁责任感荣誉心。
换一个角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有问题。比如让电工焊工机械驾驶员去卸车,是不是不合适不妥当。这个当领导的没考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哪儿那么多的问题。我想起了今年五一节法定节假日当地人都放假休息没上班,我们几个中国人照常上班在办公室一整天。这件事是不是符合劳动法,是不是符合中国或者非洲或者公司的法规制度?不知道是领导忘记了五一节这码事,还是认为这一天不该放假休息就该工作。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的文明程度以及法规意识不比非洲人强。
举个例子,矿区当地工人和中国人一样,住在公司修建的宿舍院落内,每个院子有一个公共浴室、公共厕所。咱们中国人干完活晚上就在公共淋浴室冲凉洗澡。人多的时候嘻嘻哈哈热热闹闹。当地人完全不习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赤裸相见”。我没去过他们住的院子没见过他们冲凉,反正有个黑朋友告诉我,他们不可能在公共浴室几个人光溜溜一起冲凉。如果里面有一位在洗,别人不会进去。公共浴室七八个喷头其实浪费了,一个就够。
如果有中国企业到非洲去干活,修建这种集体宿舍的时候,最好把淋浴间里加上隔断搞成各自独立的淋浴房,洗澡的时候关上门不让别人参观。包括厕所不要敞开式而要隐蔽式。不然会被人家非洲人笑话。
我想起头些年在毛里塔尼亚矿区施工时候,中国工人在水管子旁边脱光了冲凉,当地看门的老头看了连连摇头说这样不好,中国人说反正工地上都是男人怕啥。老头说都是男人也要讲文明讲礼貌。其实咱们中国人的某些行为某些做法在非洲人眼里,不文明不礼貌不咋地。你看不起人家,人家还看不起你呢。
比如我们食堂偶尔有煮棒骨吃,帮厨的当地人把托盘拿出来,不容放到台子上,咱们的人就一拥而上八辈子没吃过肉似的疯抢。有一位两只手捧走五六个也不怕烫。非洲朋友在旁边看着有嬉笑的也有撇嘴的。我是觉得难为情。说起来没啥小事一桩。但非洲人冷眼旁观,对中国人的印象和看法多少会有点影响。
至于开车外出坐副驾驶座那位chinois把鞋脱了一只或两只光脚丫子翘到驾驶台前挡风玻璃上招摇过市的场景,我是不止见过一次。非洲人见到除了rustaud还能说啥。
话题太沉重了,弄个轻松好玩的。都说北京房价贵,不妨学学非洲人的蜗居,平米造价有二百块钱够了吧。头几年不是有个湖南小伙子用藤条编织了一个类似的蜗居搬运到北京么,从不透风不透雨方面说,这个更具优势:
有朋友说中外不同民族文化差异不涉及文明不文明。还有一位大吼说看不起中国人就是洋奴哲学。
中国员工食堂早饭之后常见的画面:
退一步讲,鸡蛋有问题不能吃不好吃,可以扔到洗碗池旁泔水桶里满足养猪需要。完整的蛋白蛋黄随意丢在饭桌上,非洲厨师、帮厨、清洁工每天看到,他们怎么看中国人怎么想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