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老弟
北京老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968
  • 关注人气:9,1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洲杂记(三)

(2008-01-03 13:09:22)
标签:

杂谈

分类: 老弟在非洲
非洲杂记(三) 
    除了老弟,这个照片上的人和物都烟消云散了。
    与老弟合影的李老,部队转业进入政府外经贸部门,作为信使给使馆经商处传送文件信函。后来到外贸大企业做处长,工会主席,公司驻海外机构负责人。在和老弟合影之后不久回国退休,两年之后不幸患肠癌病逝。
    背景为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女王宫。不夸张地说在当地在非洲的历史文化建筑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故宫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白金汉宫。
    塔那市中心丘陵山尖上是马达加斯加国王博物馆,俗称“女王宫”。以木结构为主,有前殿、行宫、教堂、寝宫。最精美的是伊麦利那王朝女王和其儿女的陵墓。整个建筑装饰成黑白颜色,颇为典雅,好象彩色世界里保存的老照片,身处其中,颇有怀旧氛围。
    令人扼腕痛惜的是,95年还是96年,一场大火把这座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宫殿化为灰烬。电路短线还是雷击还是人为放火,不得而知。我们的留影也成了历史的记录。 
    继续非洲杂记:
5、误解与无知
  不止一个非洲朋友信以为真不知道哪里来的传闻“中国家庭小孩都是政府集中抚养培养教育”。
  有的非洲朋友是作为问题提出来,你们那里小孩子都由政府统一抚养么?
  有的朋友不是提问而是自以为是,说中国社会主义不错国家政府都把孩子们集中收养教养培育成人。我问他,是不是父母就省事了?他说想不省事也不成,政府强制的。我问,要不要家长交费?他说当然不必。国家全包了。我哈哈大笑。说我巴不得呢。不过我没遇到过这等好事。我从小到大都是父母工资养活的。我自己的孩子也一定我自己养活。当然国家政府肯定给予了各种形式的关心帮助。但完全不是非洲朋友误听误信误解的那样。
  有的人听了解释相信了。有的人还是不相信。他觉得我没说实话或不敢说实话。拿他没办法

6、民族主义意识
  我不知道这个小标题是不是能概括我说的意思。
  两个事例。一个是在马达加斯加,和中马合营公司当地工程师Sylvain聊天,说起马国西海岸发现石油,有西方石油公司勘探几年,好像没什么结果就撤走了。他回答说,是我们赶走西方人。不许他们挖我们的石油。我说挖出石油卖钱国家可以富裕起来人民生活可以好起来啊。他说,我们技术落后,自己没能力采油。让西方人采就把利润都赚走了我们自己很小利益。我说如果不挖不是一直贫穷一直落后么?他说等以后我们发展一些发达一些自己有能力采的时候再说。反正是把宝藏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听非洲朋友这么一说,反而让我觉得心头一颤。是不是我们太实用太自私净顾眼前净顾这代人忘记以后的长远利益了呢?
    另一个事,在布隆迪一个村镇,我们下车问路。通常非洲人都很友好很热情很乐意助人。当然帮你之路是免费的但常常有人主动上你的车给你带路,是要收费的。毕竟人家带你去了还要自己走路回来的。这次遇到一个很特别的人。他问我们去打听路的地方做什么,我说去赶集买菜,那里的菜又多又便宜。他很不友好很粗野地指责,都是你们中国人来了之后把物价哄抬上去了,回你们自己国家去买便宜菜吧。到我们这里来做什么。我告诉他我们在这里修路盖房,受益的恰恰是当地人民。我们不可能把漂亮的公路漂亮的住房搬回中国去。他无言以对,只能瞪眼。
    这是我在非洲多年遇到比较稀罕的事例。大概是前殖民地人民怀有的对外国人的戒心。不是只针对中国人的。可能是觉得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如果我们自己国家里工厂工地商店到处都是外国人老板工头领班,自己国家的人民只能做苦工当苦力,很多生产贸易建筑行业利润被外国人拿走。不是一个好滋味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