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始建于3900多年前,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一座恢弘壮观的神庙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神庙群”,卡纳克神庙给人的感觉就是极度夸张,修建了众多的柱厅,其中最令人震撼的就是廊柱大厅。上世纪八十年代热映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中高耸的石柱、雄伟的庙宇以及巨大的石块从柱子顶部轰然坠落的场面,那一组惊险的镜头,就是在这个被称为廊柱大厅的地方拍摄的。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处处遮挡着人们的视线,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让每一位置身其间的游客在震撼之余发出由衷的赞叹!

相信有很多人慕名来埃及都是由于向往亲眼目睹胡夫大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我也一样,在没有看到这卡纳克神庙的廊柱大厅之前,我以为古埃及最伟大的建筑就是胡夫大金字塔了,当我置身这里后,才发现这座宏伟的古建筑与大金字塔相比毫不逊色,而且比起大金字塔的单调这里更具有观赏性。

廊柱大厅的简介,该大厅建于公元前14世纪—前13世纪,由古埃及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一世、谢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三代法老鼎力修造,面积达103米×51.8米(5300多平方米),共有134根圆形巨柱,中央12根最大,高23米,直径5米,柱顶呈莲花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石柱。这134根巨大的圆柱密密匝匝的聚集在一起,每根柱子顶上以“盛开的莲花”造型的柱帽处,可以安稳地坐下近百人,其建筑尺度之大,实属罕见。

廊柱大厅的布置图,可见有六道大厅,134根石柱,分成16排。中央两排的12根柱子最为高大。
顺着公羊斯芬克斯大道便走进神庙的入口,穿过塔门和巨庭,便是著名的廊柱大厅的始端,壮观的石柱丛林便展现忽然在你面前。
巨大的石柱组成了壮观的石柱林,让置身其间的每一位游客都深感震撼。
在圆柱上有丰富的浮雕和彩画,既表现宗教内容,又歌颂国王业绩,并附有铭文。这里是研究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考古遗迹。
在中间的大柱子上面承托着长9.21米,重达65吨的大梁。在3900年前没有现在的大型起吊装备的条件下,真不知道古埃及人是如何将这些如此巨大的构件安装上去的?!

在古埃及最强盛的时代,法老们远征的战利品和劫掠的钱财为神庙的建造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金来源。数代法老参与了廊柱大厅的建造,其中阿蒙诺菲三世建造了中殿的12根大柱,用以支撑众多的柱楣。拉美西斯一世开始对大殿进行装饰,一直延续到塞地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的时代。

廊柱大厅是由古埃及十八王朝阿蒙诺菲三世、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一世、谢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三代法老接力修造的,因此每一位法老都在柱身或横梁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这处柱顶横梁上的象形文字图案就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王名圈图案。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新王国第19王朝法老。他力图恢复图特摩斯三世时期的帝国版图,发动了对西亚的大规模征服战争。公元前1299年与赫梯人在卡迭什决战,并签订了和平条约。拉美西斯二世大兴土木,在埃及和努比亚到处建筑或扩建庙宇宫殿,颂扬自己的战功。拉美西斯二世统治埃及67年,是古埃及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法老,标志着埃及帝国的权力达到顶峰。
这些石柱由一米多高的鼓形石块垒成,壁上刻有许多奇妙的浮雕和铭文,记载了国王与诸神之间的关系,以及为法老们歌功颂德的文字。
当我在廊柱大厅中穿行,就想起几十年前看过的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其中的一些情节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神秘而恐怖!万万没想到我也有机会来到这里!亲手触摸这些古老而又神秘的巨大石柱。

这些圆柱是由鼓形大石块层层叠加垒成,石块之间不用任何灰浆,然而合缝严密,大柱几千年屹立不倒,使人惊叹古埃及匠工的高超技艺。

柱子顶端横梁和柱体上的壁画的颜色历经3900多年的风沙洗礼虽然斑驳仍然鲜亮,得益于卢克索的干旱和无雨,据统计,该地区的年降雨量仅有几毫米。据说卢克索上一次下雨还是在2006年,还只下了几分钟而已。

卡纳克神庙共记录了近30位法老的英雄事迹,其规模、复杂程度以及多样性为世界罕见。
这里也是拍人像的好地方。很多旅行团会在上午来到这里参观,上午也是这里人数最多的时候。但由于这里干燥炎热的气候,通常他们只会停留一个小时左右,接近中午时,他们便会陆续离开,廊柱大厅也就恢复了平静。

无论你站在廊柱大厅的哪个位置观看,虽然由于年代的久远,致使这座古埃及最辉煌的建筑已破败不堪,然而,透过那仅存的部分,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和想象到它当年的宏伟壮丽。
我久久徘徊在森林般神奇的大柱厅内,尽管我也很想解读这些柱子和横梁上的图符,但谈何容易!

柱廊大厅是古埃及底比斯王朝巅峰的标志,难以找到一个恰当的形容词来形容它,图片也远不能表现它的全部,我被完全震撼了!如此精致、宏伟、艺术的建筑、雕塑与绘画都是出自三、四千年前的古埃及人之手,怎么能不感觉震撼呢?!
这些石柱有如原始森林,柱头作含苞欲放的纸莎草花蕾,表示它从水中绽放出花朵,象征着生命的诞生。
石柱的顶端呈伞状,支撑着大厅的屋顶。屋顶在一次大地震中被损毁,但在厅的中央,屋顶的一些花岗石板仍由石柱承托。
一群游客正在手牵手地想将石柱围住,我计算了一下,这大石柱的圆周长为25米多,如按1.7米高的人手牵手,需要15个人才能围住。

看过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游客,可能会记得从巨柱上一块巨石砸向林内特•里奇弗小姐的镜头,这里正是拍摄那惊险一幕的地方。于是我手搭凉棚向上寻找电影中那块巨石的位置所在?


在蓝天的映衬下,大柱厅显得更加宏伟,伞状般的柱头如同向着天穹开放的巨大花朵。
在离开廊柱大厅之时,回望这四千年前的人间奇迹,我在想,人类的文明是否也会轮回?现代文明看起来好似比古代发达,但是否真是这样?也许我们只是在拼命追赶着以前的高峰,也许我们仅仅处在无数文明轮回中的一个不起眼的阶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