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托普卡帕皇宫现在已成为博物馆,其地位相当于我国的故宫博物院。因此在这座有着近六百年历史的老皇宫中设置了许多专门展馆,有御马馆、御厨馆、丝绸馆、兵器馆、玉石水晶珍稀陶土馆、宫廷服装服饰馆、罗马古钟馆、绘画书籍馆、马赛克贴面内宫馆等等, 由于时间关系,这些内容丰富的展馆我来不及一一细看,但其中的御厨馆我可是特别多花了点时间细细参观了一番,因为御厨馆内有很多堪称一绝的中国古代瓷器珍品!
说起来,我在十年前就对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中收藏的中国古瓷器珍品有所知晓。2009年我碰巧参观了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元青花展览,从这个展览中的介绍中得知元青花的大器、精品85%都汇集在托普卡帕老皇宫的御用厨房(现在的瓷器展室)里!托普卡帕皇宫除了收藏着土耳其历史上许多珍贵文物和文献以外,还收藏着一万七千多件中国古瓷器,上至唐宋,下至明清,其收藏量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德国的德累斯顿艺术博物馆,为世界第三位,而且有一些珍品是独家收藏。这个事实让我十分惊讶,所以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到托普卡帕皇宫中亲眼看看这些稀世珍宝,今天总算如愿以偿。托普卡帕皇宫中的中国古瓷器展品虽然只是其收藏的极少一小部分,但件件都是稀世珍宝,让游客们再一次领略了奥斯曼帝国当时的强大与辉煌。只可惜严禁游客对这些展品拍照,我只能用手机盲拍方式悄悄地拍了这些照片,与大家分享一下:

托普卡帕老皇宫的御用厨房中特设了一个瓷器展室,展示了不少无与伦比的古代瓷器真品大件,其中以中国古代瓷器居多!据说,这些瓷器藏品的质量超过了大英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个上面描绘有龙图案的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很大兴趣,让我端详良久。龙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图腾形象,在皇家古建筑或古寺庙中、以及各朝代的瓷器上都可以见到。有一种说法,可以根据龙爪数量的多寡来区分年代其上绘画的制作年代。中国传统上就有三爪龙、四爪龙和五爪龙之分。这一点可以从历朝历代瓷器上的绘画得到佐证。元朝以前的龙基本是三爪的,实例可参见唐、宋、元的瓷器纹饰。而明代流行四爪龙,清代则是五爪龙为多。这个青花瓷瓶上绘的是三爪龙,因而也可以基本断定这是元朝之前的瓷器。
这里展出的中国古瓷器在式样风格上与中国各大博物馆中收藏的古瓷器看起来有较大的差别,呈现一些明显的波斯艺术特征,估计是奥斯曼帝国向中国定做的瓷器,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外贸特制品,然后通过古时的商旅经海路或丝绸之路运输运输到了这里。
这些展出的瓷器都价值不菲,相当罕见和珍贵,托普卡帕宫中收藏的中国瓷器可追溯到晚宋、元朝、明朝及清朝。
托普卡帕宫博物馆是收藏了最多中国十四世纪龙泉青瓷的博物馆之一,元朝和明朝的瓷器珍藏多达三千件。这些瓷器都得到苏丹及太后的钟爱,因为他们认为有毒的食物会令瓷器变色,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被在食物中投毒遇害。
这些瓷器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陈列馆中还有色彩醒目、造型美观的元末明初的大碟、大钵,有南宋到元明时代出产的各种类型的青瓷。
这是专门定做的御用瓷器,极具波斯风情
馆内收藏有一万七千多件来自中国宋、元、明、清时代的瓷器,其中有一只白底蓝花明朝烧制的瓷碗,上面有苏东坡《赤壁赋》的全文及苏东坡游赤壁的中国画。还有一套中国青花餐具,是世上少见的 16 世纪珍品,据说用这套瓷器进餐,如遇有毒物,餐具会立即改变颜色。
这个瓷器的顶端有一个弯月装饰,是一种典型的伊斯兰教的符号,说明当时奥斯曼帝国这个政教合一的王朝已经将伊斯兰教融入到了各个方面。
展馆中还挂有一幅画(可惜因有工作人员守着不让拍照),描绘奥斯曼苏丹梅赫梅特二世宴请外国使臣的场面,宴会上用的全是中国的瓷器。因此,在当代的土耳其语里“中国”和“瓷器”是一个词,如同英语一样。
托普卡帕宫中能够收藏这么多的珍贵古瓷器也实属不易。据史料记载,16世纪有400件器皿被送回皇宫,其中有395件瓷器,包括5件青花瓷。这说明,当时皇宫外也使用瓷器。从17世纪初起,无论皇宫还是皇宫外的住宅中都有大量瓷器,17世纪有3117件瓷器和468件青花瓷,18世纪有15677件瓷器和889件青花瓷重返皇宫。由于19世纪开始流行欧洲瓷器,并且由于在1839年废除了承袭制,后来只有5件瓷器重返皇宫。

托普卡帕宫中最为精彩的储藏就是中国的古瓷器,人们称这里是中国陶瓷的宝库。
这些精美的瓷器给每一位参观者都留下了美好和深刻的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