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耳其的旅游宣传资料中,有一幅照片可以说是“标配”,照片上就是著名的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蓝色清真寺为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地标式建筑之一,修建于奥斯曼帝国时期,气势恢宏、造型奢华独特,是奥斯曼土耳其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它是回教世界最优秀的建筑师锡南(Sinan)的得意弟子Mehmet
Aga的作品,也是伊斯坦堡最具代表性的大清真寺,其正式名称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建成于1616年,与一般清真寺不同的是它有6个宣礼塔,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六塔清真寺。由于它的四周墙壁上镶嵌着两万多块蓝色伊兹尼克花瓷砖,使得大厅里光线显得格外柔和、静谧,故又称“蓝色清真寺”。

这是我在乘船游览博斯布鲁斯海峡时,用长焦镜头拍摄的蓝色清真寺。估计有不少人在有关土耳其的旅游宣传资料上见过她的美丽——在博斯布鲁斯海峡的南端出口,马尔马拉海边的小山丘上,她的多重层叠的穹顶,凝重庄严,环绕着尖耸的6座宣礼塔,轻盈优雅,如此优美,勾勒出优美的伊斯兰风情。
从空中往下看,蓝色清真寺被包围在一片葱茏的树木中,6个高高耸立的尖塔分三排对称地立于长方形寺院的四角和中腰,主殿上是层次分明、大小不一的大圆顶,后院则是大小和形状都一样的小圆顶。白色的建筑与绿色的树林构成了一幅十分美丽的图案。

蓝色清真寺的正门。蓝色清真寺属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以希腊文化为主体文化)风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也有人将蓝色清真寺称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
蓝色清真寺的参观入口,开放时间为8:00-18:00。门票价格免费(出口有一个捐款箱,可以随意给点零钱)。
参观蓝色清真寺时有严格的着装规定,这是着装要求示意图。男士不能穿鞋带帽,也不能穿短裤;女士必须用头巾将头包上(入口处有免费的纱巾供女士临时借用),不能穿搞过膝盖的短裙。男女都虚将鞋子脱下后用袋子拎在手中才能进入。

1609年,14岁即位的阿赫迈特苏丹命令建筑师迈赫迈特·阿加(Mehmet Aga)在原来的阿伊舍苏丹的王宫上修建一座能与圣索菲亚大教堂(希腊文:Ἁγία Σοφία,英文:Hagia Sophia,意为上帝智慧,圣智教堂,1453年被征服君士坦丁堡的穆罕默德二世强行改为清真寺)相比的清真寺,以证明他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

蓝色清真寺大圆顶直径达27.5米,另有4个较小圆顶,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尖塔高43米,而且比一般清真寺多出一根;

相传只有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六根尖塔,据说蓝色清真寺原来准备建造的时候,国王说要建造一个由纯黄金打造的清真寺,传话到了建筑师那里,就变成了六个塔的清真寺,因为土耳其语的“黄金的”和“六根的”发音相似,于是蓝色清真寺就逾矩成了拥有六座宣礼塔的蓝色清真寺。
1616年,清真寺完工。它是奥斯曼帝国时代建筑和艺术的辉煌杰作。这是拜占庭的希腊文化和奥斯曼土耳其的突厥伊斯兰教文化相结合的建筑,运用的是拜占庭帝国希腊文化的建筑技术来表现伊斯兰教文化,如果没有四周的六座叫拜塔,那么他就会被看成一座东正教教堂,这也是巴尔干半岛上信仰东正教的各国的建筑方式,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所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站在这个宽阔的广场上,我们欣赏她的美,数数它的宣礼塔,果然是6个,这与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一样了,属于清真寺中最高等级,这代表了奥斯曼帝国苏丹既拥有世俗权利,同时也拥有哈里发的最高宗教权力。
这座清真寺内部的墙体上贴满了这种蓝彩釉瓷砖,因而后来人们称其为蓝色清真寺。据传烧制这些瓷砖的工匠是从波斯招来的,所以它展示了奥斯曼建筑艺术和东方建筑艺术的渊源关系。其实,它真正的名称应该是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

蓝色清真寺中的礼拜大厅
建造蓝色清真寺未使用一根铁钉,建筑结构严谨,外观造型独特,400多年间历经数次大地震安然无恙。
清真寺的260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磁砖、数百块地毯和众多阿拉伯书法艺术作品是该寺的重要看点。

蓝色清真寺最原始的特征在于它那透光性能极强的260扇窗户。时间的推移,后人对原来色彩丰富的窗户进行了修缮,这么一来,室内的透光性得到了增强,但有人认为却失去了原来的神秘感。
每当光线透过彩色玻璃的窗户投射进来时,瓷砖上便散发出奇妙的蓝调色彩。当欧洲人最初进入这个清真寺,不知道叫何名称,看到里面色调都是蓝蓝的,就叫它“蓝色清真寺”,以后一直这么叫下来,蓝色清真寺因此而得名。

支撑大圆顶的4根大柱槽纹明显,柱头上的蓝底金字阿拉伯文和柱身的黑底金字阿拉伯文宛如花纹般美丽。
这是一种柱头的细部结构
从清真寺内仰望一个个巨大的圆形穹顶,阳光透过260扇小窗户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金蓝交灿,美得令人窒息。

建造蓝色清真寺的初衷是为了和旁边的圣索菲亚教堂相竞争,但是它实际上却在规模和内部空间的平衡方面已经超过了圣索菲亚教堂,其面积达到了64×72平方米。
蓝色清真寺的中央穹顶
蓝色清真寺大概是土耳其最大,世界第二的清真寺。建筑很雄伟。最漂亮的是那些彩绘的玻璃窗,在昏黄的吊灯映衬下,神秘,典雅。设想着在没有电的时代,成百上千的蜡烛,烛光摇曳,能拉近人与神的距离是多么的神秘呀。
当你抬头仰望那一个个巨大的圆形穹顶, 欣赏那像土耳其地毯般绝美的穹顶时,只能惊讶得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

当礼拜准备开始时,来自城市各个角落的人都涌进清真寺,并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开始礼拜,硕大的清真寺只剩人们站起与跪下以及阿訇诵经的声音,这本身就是一种神奇的体验。
寺内气氛庄严肃穆,加上四处都泛着一层隐隐的蓝光,使人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该寺的墙壁自其高度的1/3以上都使用了一种土耳其瓷器名镇伊兹尼克烧制的、刻着丰富的花纹和图案、以白色为底的蓝彩釉贴瓷,共有21,043片。
蓝色清真寺在伊斯坦布尔的清真寺中十分突出。它的6个尖塔中的4个各有3个阳台,另外两个各有2个阳台,一共是16个阳台。据迈赫迈特·阿加回忆录上的记载,阳台数目原为14个,象征着当时的14个亲王,但后来又加了两个,据称是包括了耶尔德勒姆·巴叶兹德(Yildirim Bayezid)的两个儿子:埃米尔·苏莱曼(Emir
Suleyman) 和穆萨·切莱比(Musa Celebi)。
当你漫步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清真寺随处可见,而蓝色清真寺是旧城区的观光中心,也是伊斯坦布尔的象征和灵魂!
蓝色清真寺共有8个入口,分布于宽阔的院子的三个方位,使人们从其中的任一个方位都可以进入。这是其中的一个侧面。我看到这扇门后联想到了我国宫殿的大门,这扇门上用绿色铁皮包裹,门上也钉着门钉,但门钉的数量不知是否也想我国宫殿的门钉那样有讲究。在我国最高等级的宫殿中,比如故宫,大门的门钉数量是九九八十一个,象征着皇帝的九五之尊。但蓝色清真寺大门上的门钉数量为5*12=60个,不知对于这座最高等级的清真寺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没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