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巴塔利亚修道院位于距里斯本不远的巴塔利亚(Batalha)小镇。这个小镇里的Batalha修道院在198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小镇也因此闻名。
    
巴塔利亚(Batalha)在葡萄牙语里意思是战役的意思,巴塔利亚修道院的修建就源于葡萄牙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阿尔茹巴(Aljubarrota)战役的胜利,葡萄牙人民在这次战役中击败卡斯蒂利亚人,确保了葡萄牙后来两百多年的独立和长治久安。巴塔利亚(Batalha)修道院也就是为了纪念这次战役的胜利而修建的。参观这个修道院对于了解葡萄牙的历史以及葡萄牙皇家修道院的范例式样很有帮助。

  
巴塔利亚修道院的正面。这座修道院源于这一一段历史:公元1383年,当时的葡萄牙国王费迪南一世龙驭宾天,继而引发了一场王位继承之争。费迪南一世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比阿特丽丝公主。费迪南晏驾前,曾与卡斯蒂亚(就是后来的西班牙)国王胡安一世签订条约,把公主许配给胡安一世,以后生出一男半女,便为葡萄牙之主。但是这个条约遭到葡萄牙国内大部分贵族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担心卡斯蒂亚会借机吞并葡萄牙。反对这项条约的贵族拥立费迪南一世的同父异母兄弟,佩德罗一世的私生子,阿维斯骑士团的首领若奥为新君。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胡安一世当然不干。既然条约成了废纸,就只能战场上见。于是,胡安一世联合了法国,阿拉贡和意大利的多国部队,气势汹汹杀进葡萄牙。若奥虽然有葡国上下的支持,毕竟实力相差悬殊,只得向法西的宿敌英格兰求援。英格兰那边和法国百年战争正打得激烈,只派出了100名长弓手助阵。1385年8月14日,双方在葡萄牙中部的阿尔茹巴(Aljubarrota)进行了决定性的一战。若奥手下的军队6500人在佩雷拉将军的指挥下,对阵胡安一世的三万多联军。

  
面对拥有重装骑兵数倍于己的敌军,佩雷拉利用地势,采用正面坚守,侧面迂回的战术,发挥长弓兵和弩兵的远程优势,最后以少于一千人的伤亡代价歼灭敌军一万人,取得了彻底的胜利。Aljubarrota战役的胜利,确保了葡萄牙后来两百多年的独立和长治久安。战役之后,若奥正式加冕成为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开启了两百多年的阿维斯王朝(Aviz
Dynasty)。为了纪念Aljubarrota战役的胜利,若奥一世决定在战场附近修建一所修道院,也就是这座巴塔利亚修道院。
   
这座庄严的哥特式建筑由此诞生,成为葡萄牙民族独立得到进一步巩固的标志.因此,Batalha修道院也被称为"凯旋的圣母玛丽亚修道院。在两个多世纪的历史中,她在建筑艺术方面一直在葡萄牙帝国中保持着其主宰地位。整座建筑很明显地受到曼努埃尔式艺术的影响,把原始和民族哥特式风格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皇家修道院范例。

    这是修道院另一端未完工的小教堂顶部,这座小教堂是1437年杜阿尔特一世在位时动工的,到十六世纪初他孙子曼努埃尔一世时期还没完工。为了集中人力物力修建贝伦的隐士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onimos),曼努埃尔一世最终停掉了工程,所以这个小教堂至今没有封顶。残留的柱子上还保存了曼努埃尔风格的装饰。

  1385年8月15日,葡萄牙人民在阿尔茹巴战役中击败卡斯蒂利亚人之后,葡萄牙国王若奥一世允诺建造该修道院。1386年,修道院正式动工,定名为Batalha
Mosteiro Santa Maria da Vitoria(直译就是圣玛利亚战役胜利修道院),修道院所在地也因此得名Batalha。修道院前后花了一百多年,于1517年才竣工。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时,修道院曾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但更大的破坏来自1810年拿破仑军队的入侵。现在看到的修道院是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修复的。1983年,巴塔利亚修道院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巴塔利亚修道院以哥特式建筑为主,又混合了一些曼努埃尔式风格。如此处顶上的飞扶壁是典型的哥特式,下面的窗子则是曼努埃尔风格的。

   
修道院前面的广场上树立着当年指挥这场战役并赢得胜利的佩雷拉将军的骑马铜像。

修道院正面的哥特式拱门

  拱门两侧的十二门徒雕像
 教堂内景
  
教堂内景
 教堂内景
 
教堂内景
 教堂内景
  
教堂内景
 教堂内景
  
教堂内景
   
这是若奥一世和王后Philippa双人合葬的石棺,是巴塔利亚修道院中最重要的看点。在阿尔茹巴战役胜利后,葡英两国签订了温莎条约,正式结盟,若奥一世则娶了当时英格兰摄政王兰开斯特公爵的女儿Philippa为葡萄牙王后。两人生的几个儿子都成器,被誉为“杰出的一代”,其中包括有“哲学家”美称的杜阿尔特一世和大名鼎鼎的“航海家”恩里克王子(亨利王子,就是里斯本大航海纪念碑上站在最前面的那位)。
 石棺上刻着两人的雕像,手拉着手,一对恩爱夫妻,生同衾死同穴。据说若奥一世当初并不喜欢Philippa,毕竟是政治联姻。不过俩人先结婚,后恋爱,越过感情越好。Philippa死后,据说若奥一世痛不欲生,终生未再续娶。
   
石棺上刻着两人的雕像,手拉着手,一对恩爱夫妻,生同衾死同穴。据说若奥一世当初并不喜欢Philippa,毕竟是政治联姻。不过俩人先结婚,后恋爱,越过感情越好。Philippa死后,据说若奥一世痛不欲生,终生未再续娶。
 若奥一世和Philippa的几个子女也葬在Founder’s Chapel他们的墓旁。这是恩里克王子(亨利王子)的墓。
若奥一世和Philippa的几个子女也葬在Founder’s Chapel他们的墓旁。这是恩里克王子(亨利王子)的墓。
 修道院另一端被称为“未完工的小教堂”,是1437年杜阿尔特一世在位时动工的,到十六世纪初他孙子曼努埃尔一世时期还没完工。为了集中人力物力修建里斯本贝伦的隐士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onimos),曼努埃尔一世最终停掉了工程,所以这个小教堂至今没有封顶。里面唯一的一座墓是杜阿尔特一世和王后手拉手的石棺。杜阿尔特也模仿老爸老妈(若奥一世和王后Philippa)整了这么一个棺材,可惜孙子曼努埃尔一世不孝,把爷爷奶奶就这么晾在露天里任由风吹日晒。
      修道院另一端被称为“未完工的小教堂”,是1437年杜阿尔特一世在位时动工的,到十六世纪初他孙子曼努埃尔一世时期还没完工。为了集中人力物力修建里斯本贝伦的隐士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onimos),曼努埃尔一世最终停掉了工程,所以这个小教堂至今没有封顶。里面唯一的一座墓是杜阿尔特一世和王后手拉手的石棺。杜阿尔特也模仿老爸老妈(若奥一世和王后Philippa)整了这么一个棺材,可惜孙子曼努埃尔一世不孝,把爷爷奶奶就这么晾在露天里任由风吹日晒。
 这是十五世纪时修建的回廊
   这是十五世纪时修建的回廊
 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教堂中净手用的水池
  
这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教堂中净手用的水池
 小教堂中有非常漂亮的花玻璃窗,上面描绘着耶稣受难的故事。
小教堂中有非常漂亮的花玻璃窗,上面描绘着耶稣受难的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