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2018-12-06 19:34:46)
标签:

长颈鹿的种类和特点

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游

达喀尔游记和攻略

非洲游记和攻略

塞内加尔游记和攻略

    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大门上的装饰图案就是长颈鹿,长颈鹿是这个保护区中最大的动物种群之一。在保护区中游览时,我们看到了好几大群长颈鹿。

    长颈鹿是长颈鹿科长颈鹿属的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长着豹纹的骆驼 。它们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站立时由头至脚可达6-8米,体重约700千克,刚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皮毛颜色花纹有斑点和网纹型,头的额部宽,吻部较尖,耳大竖立,头顶有1对骨质短角,角外包覆皮肤和茸毛;颈特别长(约2米),颈背有一鬃毛;体较短;四肢高而强健,前肢略长于后肢,蹄阔大;尾短小,尾端为黑色簇毛。牙齿为原始的低冠齿,不能以草为主食,只能以树叶为主食;舌较长,可以用于取食;具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肤覆盖。

    长颈鹿是一种很温和的动物,样子也有点呆萌。600年前中国明代的郑和远航世界,史有定论的远达非洲。之所以跑那么远,据说就是为寻找中国人心目中的吉祥神兽麒麟。中国古代传说中世有麒麟出,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吉兆,可谁也没见过这种古籍中形容为鹿身、牛尾、独角神兽的模样,故一直有人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九月二十日,郑和手下的杨敏带回榜葛剌国(今孟加拉)新国王赛弗丁进贡的一只长颈鹿,明朝举国上下为之喧腾。因为长颈鹿的形态、习性与中国古籍中描述的麒麟太过吻合,进一步了解后更发现长颈鹿的原产地在东非一带,当地的索马里语称之为基林Giri),发音与麒麟非常相近,使得中国人确信长颈鹿就是麒麟。时至今日,日语及韩语仍将长颈鹿称作麒麟,台语也将长颈鹿称作麒麟鹿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丛林深处,两只长颈鹿从树后探出头,警惕地注视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由中新世初期的鹿科动物分化而来,它们的祖先外形与普通鹿科动物一致。由于长颈鹿亚科生存于稀树草原地带,树木多为伞型,树叶集中在上层,脖子越长的鹿能获得更多食物,而那些脖子短的长颈鹿由于无法获取食物,逐渐被自然淘汰。在自然选择规律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脖子族群。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用长焦镜头给它来张全身照。长颈鹿的长脖子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椎骨只有7块,只是它们的椎骨较长,相互间有粗壮的肌肉紧连。躯干较短,从肩到臀向下倾斜。颈背有鬃毛。尾长,末端有一束长毛。前腿比后腿更长。蹄直径和餐盘一样大,心脏有65厘米宽,肺的容量达50升。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一只正在吃树叶的长颈鹿特写镜头。长颈鹿的舌头长达40厘米,是青黑色的,嘴唇薄而灵活,能轻巧地避开植物外围密密的长剌,卷食隐藏在里层的树叶,舌头上黏稠的口水、舌头和嘴唇上还有一层坚韧的角质隆概能防止被刺槐刺伤。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的身高要求它们拥有比普通动物更高的血压,因为只有这样,心脏才能把血液输送到很远的大脑。长颈鹿的血压大约是成年人的3倍。由于长颈鹿的颈部很高,因此当它们低下头时,耳朵后方的瓣膜会调节血压,防止血压过高。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生活于非洲稀树草原地带,是草食动物,以树叶及小树枝为主食。在野外长颈鹿的寿命为27年左右,动物园里的能活超过29年。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南非、埃塞俄比亚、塞内加尔、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等国。是南非的国兽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每天的睡眠时间超短,只有20分钟到两小时之间,它还能睁着眼睛睡觉,是为了防止被狮子攻击。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它们的脾气也是很好的,比起非洲草原上众多暴脾气专业户来说,十分可爱。对人类也比较友好不过,这些温顺的长颈鹿有时候也会掐架,原因呢很简单,基本上都是为了美女鹿争风吃醋。打架的方式也很特别,不是脖子长吗?那就拿脖子互相甩揍!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虽然长颈鹿们与世无争、不被逼急了从不出,但这些年它们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1990年以来,长颈鹿的总数目已经减少了40%。现在世界上只剩下不到十万只长颈鹿,在它们的故乡非洲,长颈鹿的数量还没大象多……。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的雌雄头顶均生有一对外包皮肤和茸毛的小短角,底色浅棕,终生不会脱掉。此外,它的耳后和眼后还有两对角,但是不很明显。有的雄长颈鹿头额的中央还长有一只角。因此,它们就有6-7只角。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的数量现在也在急剧地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在繁殖方面很不容易。母长颈鹿的交配时间不多,而从怀孕到产下小鹿需要14-15个月,一次又只能生一只,所以长颈鹿族群的增长并不快。幼小的鹿宝宝生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历劫了几次:从妈妈腿高两米的地方掉在地上、必须在30分钟内站起来,快速学会站立走路,才能免得被狮子等天敌吃掉……这些小长颈鹿中只有20%-50%能存活到成年。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雄性身高4.5-6.1米、雌性身高4.1-5.5米;雄性重量900-2000千克、雌性重量700-1300千克;颈部长度平均2.4米;出生时身高1.8米;出生时的体重44-70千克。长颈鹿全身被毛疏短,身披浅黄底色、镶有布满形状大小不同的黑褐色花斑网纹的外衣,皮肤上的花斑网纹是一种天然的保护色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眼大而突出,位于头顶上,适宜远望。除了一对大眼睛是监视敌人天生的瞭望哨外,还会不停地转动耳朵寻找声源,直到断定平安无事,才继续吃食。长颈鹿的头部具有坚硬的角状头盖骨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两只长颈鹿从树丛中露出头,有了参照物才能真切地感受到长颈鹿真高呀,确实是地球上最高的陆生动物。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的长颈和长腿,也是很好的降温“冷却塔。它们生活在炎热的热带草原,由于它的表面积大,有利于热的散发,能很好适应周围环境。肺容量也大,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排出废气。由于腿部过长,长颈鹿饮水时十分不便。它们要叉开前腿或跪在地上才能喝到水,而且在喝水时十分容易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所以群居的长颈鹿往往不会一起喝水。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的雌雄头顶均生有一对外包皮肤和茸毛的小短角,底色浅棕,终生不会脱掉。这一对角除了装饰作用外,它还能够帮助长颈鹿调节体温!你注意过没有,雄鹿与雌鹿的角有什么不同吗?通过鹿角就可以辨别出雄雌来。这一只是雌路,因为它的角上有一圈绒毛,而雄鹿就没有。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这是雄鹿,你看它的角是光光的,雄鹿都是秃顶哦……。看来男性脱发问题真是个跨物种的难题呢……。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有9个亚种,全部栖息于非洲热带、亚热带稀树草原、灌丛、开放的合欢林地、干旱而开阔的稀树草原地带和树木稀少的半沙漠地带。没有领土意识,善于交际,形成松散的群落,活动区域介于5650平方公里。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群居。有时和斑马鸵鸟羚羊混群,日行性。嗅、听觉敏锐,性机警、胆怯,平时走路悠闲,但奔跑迅速(时速可达70千米/小时)。晨昏觅食,在野外,主要吃各种树叶,尤喜含羞草属的树叶,一头长颈鹿每天能摄入63千克树叶和嫩枝。耐渴,在树叶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一年不喝水。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的睡眠时间很少,一个晚上一般只睡两小时,睡眠有时会使它们面临危险。长颈鹿大部分时间都是站着睡,通常是站着并呈假寐的状态。由于脖子太长,长颈鹿睡觉时常常将脑袋靠在树枝上,以免脖子过于疲劳。当长颈鹿进入睡梦阶段时,它们与大象一样,也需要躺下休息,这一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但是,长颈鹿从地上站起来要花费整整1分钟的时间,这使得它们在睡眠时的逃生能力大打折扣。所以,长颈鹿躺下睡觉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它们更多的时候是站着睡觉。当长颈鹿趴着睡觉时,它的两条前腿和一条后腿弯曲在肚子下,另一条后腿伸展在一边,长长的脖子呈弓形弯向后面,把带茸角的脑袋送到伸展着的那条后腿旁,下颌贴着小腿。长颈鹿胆子非常小,这种科学的睡姿,既能缩小目标,又可在紧急情况下一跃而起,逃之夭夭。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行走的步态悠闲。行走时一侧的前后肢向前挪动而另一侧的前后肢着地。这是大型四足动物常用的运动方式,比如大象亦采用此方式挪步行走。但是长颈鹿遇到敌害攻击的时候则能以60公里的时速进行短距离奔跑,奔跑姿势很笨拙,前后肢交替着地。长颈鹿的心脏过小,使得它不能做长距离奔跑。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母子情深。长颈鹿的出生率较低,出生的前两周幼鹿多数时候伏在地上静卧,受母鹿的庇护。虽然成年长颈鹿由于个头硕大不惧敌害的侵袭,幼鹿却会遭受狮子、豹和鬣狗的攻击。长颈鹿的花纹被认为有伪装功能。只有大约25-50%的幼鹿能存活至成年。长颈鹿4岁时性成熟,但雄性在七岁前很少有交配的机会。在野外长颈鹿的寿命为20-25年。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你若仔细察看,可以看到这一群长颈鹿将一直坐在地上的小长颈鹿围在中间,估计是一只刚生下来还来不及站起来的小鹿,大长颈鹿将其围在中间予以保护。长颈鹿繁殖期不固定,全年都可以发生交配,高峰在雨季。孕期15个月,每胎产1仔,生下来的幼仔身高1.8米,出生后20分钟即能站立,出生后数小时幼鹿即可奔跑,并与其他已经出生数周的小鹿毫无区别。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脾气温柔,群体之间谦和文雅,彬彬有礼。它们互相之间温情脉脉地相伴来去,互相之间靠得很近,互相照应,它们长长的腿经常碰在一起,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但它们从不因为这种小事发生口角、顶撞。这种互相靠近既是出于一种温情,也是为着安全,一种温暖同时默默地传遍了集群中的每一只长颈鹿。相互之间常常以头颈相交,温柔而细心地交流着,像是一丛高大的芭蕉树,同根相生,相互守候,它们的举动那么随和、亲切、自然,完全配得上它们那美丽的外貌。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雄性长颈鹿的雄性器官。由于身材高大,它们的交配是粗鲁的,可它们的交配权不需靠争抢打斗来决出,一个为人类大伤脑筋的三角之恋在它们那里是常见的,又是自然的。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很少发出声音,还能发出人类无法听到的次声波。有人认为长颈鹿是个哑巴,从来不会叫,也有的人说长颈鹿只是没有声带,所以它们不会叫。其实这两种看法都不对。长颈鹿不仅有声带,而且它们也会叫。长颈鹿的声带很特殊,在它的声带中间有个浅沟,不太好发声;而且,发声时需要靠肺部、胸腔和膈肌的共同帮助,但由于长颈鹿的脖子实在太长,和这些器官之间的距离太远,要是叫起来很费力气。所以,它们平时一般很少叫。但有时,年幼的长颈鹿找不到自己妈妈了,它们也能发出像小牛的哞、哞、哞的叫声。长大以后的长颈鹿,不但身材很高、看得也很远。跑起来也特别快,当它发现远处的敌人时,能躲起来,躲不开就会用它那像铁锤子一样的大蹄子来应付敌人,所以用不着发出呼救的声音。
第1858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九)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中的长颈鹿   长颈鹿因为腿长,跑得很快,这也是在生存竞争中练成的。奔跑的时候,姿态很特别,先是前伸头颈,然后又一下于缩回,交替摆动,四足行走方式同其他兽类不同,是同一边的两腿和另一边的两腿交替向前,跳跃般行进。奔跑速度飞快。身高腿长,四肢可前后左右全方位地踢打,击打范围广,力量大,如果成年狮子不幸被踢中,可立马腿断腰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