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2018-12-05 19:26:11)
标签:

达喀尔游记和攻略

塞内加尔游记和攻略

达喀尔班加野生动物保

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游

非洲的野生动物种类

    对于那些没有机会或时间去非洲其他地方的野生动物公园或保护区游览的人来说,位于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以东65公里处的这个名叫“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Reserve De Bandia)”的地方是值得一去的。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面积为六十多平方公里是在2006年建立的,当时是西部大草原的栖息地,如今里面的野生动物包括了这个地区极度濒危的羚羊,还有长颈鹿、犀牛、疣猪、鬣狗、陆龟、蜥蜴、鳄鱼、斑马、野水牛一些猴子物种多种鸟类等。虽然整个游览费用算下来约200元人民币左右,在当地算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了。但能够在这种动物的原生态环境中近距离地接触观看,还是非常令人兴奋的。这些自由自在生活在非洲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充满了灵性和野性,矫健可爱,是那些关在动物园中的动物所绝对不能相比的。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Reserve De Bandia)的第一道大门,看起来不怎么显眼。班加在野生动物保护区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以东65公里处,临近另一座大城市捷斯,与首都有高速公路连通。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保护区售票处前的工作人员。外国游客成人票价12000西非法郎,十二岁以下小孩票价7000,都是当地人的一倍。此外,九人座巡游车包车40000,还有导游的费用是6500西非法郎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游客中心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保护区内不允许游客步行或自驾车进入,只能乘坐这种由货车改装的景区交通车进入。在车厢上安装了几排建议长条椅,顶上有遮阳棚,没有玻璃窗封闭,便于游客观看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收票的门卫来了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验过门票后,从这里就正式进入了保护区的游览范围。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发现了一只大陆龟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哇,这是鬣狗,在电视看到过竟然敢从狮子口子夺食的家伙!为了防止它掠食其他食草动物,用铁栅栏将其与其他食草动物隔离开来。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鬣狗是一种强悍的中型猛兽,甚至可以杀死半吨重的非洲野水牛。一般的鬣狗颚和牙齿特别强健,可以咬碎大骨头。像是一只成年斑鬣狗的咬力达1300磅,能将90千克重的猎物拖走100米。鬣狗的四肢各具四趾,爪大,弯且钝,不能伸缩,虽外形似犬,所以能以每小时65公里的速度追逐奔跑速度达每小时40公里的斑马或角马群。而实际上它们的祖先是由猫科演变而来的,所以近亲于鼬科动物,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一点,总之鬣狗不属于犬科!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鬣狗为哺乳动物,中等体型,生活在非洲阿拉伯半岛亚洲印度次大陆陆生肉食性动物。它们同属于一科,仅44种,可分为2个亚科:鬣狗亚科土狼亚科。体型似,长颈,后肢较前肢短弱,躯体较短,肩高而臀低;颈后的背中线有长鬣毛;牙齿大,具粗壮的锥形前臼齿,裂齿发育,臼齿退化。颌部粗而强,能咬开骨头。鬣狗(条纹鬣狗)体较小,全身布满条纹,多为独居,依靠发达的嗅觉觅食腐肉。棕鬣狗体型较大,分布于非洲西南部海岸,常到海滩寻食螃蟹、鱼等。而这种斑鬣狗仅见于非洲,体型较大,成群猎食,除食腐肉外,能猎捕羚羊。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保护区内有很多几个人都围抱不住的大树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车子只能在这种树木稀疏一些的空地上驶过。坐在架高的敞篷后座上,遥望着远处的猴面包树,俯视着近处的灌木丛,这些景象仿佛穿越了时空。恍惚间,利文斯顿当年横跨非洲的传奇又浮现在眼前。就在我还沉浸自己的幻想之中时,车前出现野生动物了......。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发现了一群斑马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斑马是现存的奇蹄目马科马属3兽类的通称。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没有任何动物比斑马的皮毛更与众不同。斑马周身的条纹和人类的指纹一样——没有任何两头完全相同。斑马为非洲特产。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产平原斑马,由腿至蹄具条纹或腿部无条纹。东非还产一种格式斑马,体格最大,耳长(约20厘米)而宽,全身条纹窄而密,因而又名细纹斑马。南非洲产山斑马,与其它两种斑马不同的是,它有一对象驴似的大长耳朵。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较宽的黑条纹,雄体喉部有垂肉。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斑马是草食性动物。除了草之外,灌木、树枝、树叶甚至树皮也是它们的食物。适应能力较强的消化系统,令斑马可以在低营养条件下生存,比其他草食性动物优胜。斑马对非洲疾病的抗病力比马强,但斑马始终未能被驯化成家畜,也没有能和马进行杂交。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茂密的树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庇护场所和食物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坑洼的土路在保护区内四下展开,有经验的向导指挥着司机向着有动物的区域进发。鸵鸟,一对鸵鸟出现在路上。随着司机放慢车速,我们也得以近距离看看这巨大的鸟类。过去自己一直以为鸵鸟是澳洲动物,这回涨知识了。非洲才是鸵鸟的老家。非洲鸵鸟生活于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树草原地带,塞内加尔正在它们的生活区域之内。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空旷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里,高低起伏的黄土车辙四下延伸,将游客引向一个个小小的动物聚集区,也引向有着深厚历史的角落。在班加保护区内,有很多高大的猴面包果树,其中这一棵是游客们的必到之处,也是整个游览过程中游客唯一可以下车的地方。这棵大树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棵树的树洞是一个传统墓葬,直到今天白骨依然可见。在西非,传统的曼丁哥帝国领土上,有一个被称为格里奥(Griot)的族群。这个族群自古以来在帝国中担任着游吟诗人的使命,用他们能歌善舞的天赋将帝国的历史口口相传。这个民族,拒绝土葬,崇尚树葬,猴面包树的树洞是他们最后的归宿。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拉近细看在树根部还有几个人头颅骨,看起来有点恐怖。格里奥人树葬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直到塞内加尔独立。1960年,西非诸国迎来了独立的高潮,这其中也包括塞内加尔。独立了,解放了,文明了。开国总统签署法令,禁止了格里奥人的树葬传统,全部改为土葬。据导游讲,随后几年,因为这一触犯族群禁忌的作法,塞内加尔遭遇了若干灾难。今天,面对树洞中不知名的头骨,与历史的对话在不同肤色人群中展开,希望世界永无灾难。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一座很有特色的小桥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与桥相连的路正好在架在两棵大树的中间,大车就过不去了,真是一个防止载重车将桥压坏的好办法。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一只大蜥蜴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又发现一只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一条大鳄鱼趴在河边守株待兔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一只来到河边饮水的鸵鸟被它一口咬住,拖入水中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这家伙狼吞虎咽般地将鸵鸟吞入腹中
第1855篇.塞内加尔游记(三十六)走进班加野生动物保护区     几只想来分一匙羹的家伙快速地游过来,可惜来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