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春节长假,与东北的摄友相约自驾到吉林摄影,选择了四个摄影点,分别是吉林临江松岭雪村、老里克湖、魔界风景区和长白山北坡。
松岭雪村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松岭位于长白山余脉——老岭东部吉林省临江市花山镇20公里外的偏僻山上,海拔1200米,有120余户人家。过去是一个不被外人所知的小山村,因这里冬天的雪景极富东北农村特色,近年来不断有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使这座封闭的小山村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松岭冬季降雪十分丰富,最厚的地方几乎齐腰深。走近松岭,皑皑白雪随着起伏的山峦绵延不绝,白雪覆盖的村舍错落有致的散落在山坳里和山坡上,黑色的篱笆墙在犹如毛笔在宣纸上勾勒出的美丽线条,村民赶着牛爬犁山间小路上悠闲的漫步,家家户户门口挂起的红灯笼仿佛让游客闻到了浓浓的年味儿,走入松岭,犹如置身于一幅精美绝伦的水墨丹青画卷。2012年12月25日,中国摄影学会在此成立摄影创作基地并举行挂牌仪式,正式将其命名为“中国雪村松岭”。
话不多说,先随我的镜头去看看吧:

这是松岭雪村的一处景致。与前段时间因宰客、打骂游客而被中央电视台点名批评的黑龙江雪乡相比,这里更为古朴,没有黑龙江雪乡那种浓厚的商业气氛,也没有那么多熙熙攘攘和喧闹的游客,给摄影创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多次来过这里和去过黑龙江雪乡的资深摄影人评价,松岭雪村很像二十多年前的黑龙江雪乡。同样作为塞北的雪域风光,位于黑龙江的雪乡随着《爸爸去哪了》的热播,早已家喻户晓,大江南北的往来游人络绎不绝,过浓的商业气息导致了被众多网友所诟病的欺客宰客现象。而位于吉林的松林雪村,则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如果说雪乡是一首抒情诗,那么雪村就是一幅水墨画。当你站在这水墨丹青的黑白世界,仿佛就置身于山水画卷之中......。

我们开车从辽宁向着吉林的松岭雪村进发。在路上,同行的东北摄友告诉我,今年东北冬季雪没有往年的大,公路上的积雪被清除后没有重复积雪,路好走多了。

驶近了松岭雪村所在的临江县地界,县界交界处的牌楼上写着: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深呼吸小城——临江。

进入了通往松岭雪村的林区公路,前方灯杆上挂的牌子上写着:水墨松林,中国雪村。可以感受到这里的气温明显比外面要低,山林中和路边都有厚厚的积雪,路面上仍然结着冰,开车时得倍加小心。

终于来到了松岭雪村的山门口。松岭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大兴安岭林区南缘,伊勒呼里山东南坡,嫩江上游左岸,位于临江市区西北部24公里,是珍珠门村的一个自然村,是一个典型的山东移民村,景致特别,民风淳朴。

这座山门旁的房子屋顶上树立着“中国雪村”四个大字。

山门前的这一大片平地是作为游客中转和自驾车停车场用的

在停车场旁边有关于在松岭雪村拍过的电影外景地介绍。据介绍,这里是电影《林海雪原》、《五朵金花》、《景颇姑娘》、《智取华山》等二十多部老电影拍摄的外景地。我猜想,这些电影可能都是当时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拍的吧,就近取景总比千里迢迢到云南等地要方便和经济。不过这里的风光其实很丰富,夏季时山花烂漫、崇山峻岭、茫茫林海、逶迤江河,可以说南国风光应有尽有,怪不得《五朵金花》、《景颇姑娘》等云南风光电影也会在这里拍摄。

这是山门前松岭雪村的夏、秋风光照片及介绍,可见风光也是十分漂亮。

这是进入松岭雪村的山门,看这个模样大家都知道这肯定是新建用于收门票的。确实,原来曾经有过一段收费的时间。据了解,在2016年11月30日,雪村景区贴出一纸公告,称将于当年12月10日开始对游客收费,门票每人30元,车费每人10元。一石激起千层浪。“收费”消息一出,立即遭到游客抵制,不少村民也竭力反对。因为,一收门票,来到游客骤减,村民的收入也大幅减少,在一片反对声中,这种收费的措施不了了之,现在没有收费了。

我们开的四驱越野车没有上防滑链,开不进雪村。联系我们将在雪村住宿的老乡,他派车来接我们进村。在等车期间,我们就在停车场附近的雪地里玩耍。这里的积雪干净剔透,于是手举一个雪做的元宝拍照留影,发到微信上,顺便在大年初一向亲朋好友拜年了。

坐上来接我们的老乡的车,驶过了松岭山门,向着雪村前进。

从山门到雪村的道路路弯坡陡,在冬季没有防滑链根本上不去,而且这种冰雪路不是由有经验的当地司机来开车也很不安全。我们的面前就是一个很急的陡坡,我们乘坐的四驱车带了防滑链也是很艰难地才爬了上去。

我们终于到达了松岭雪村,这座被誉为“中国最美雪村”的古朴小山村。

一条被冰雪覆盖的土路穿村而过,路的两旁依然保留着过去的旧房子,破旧的木栅栏、木门,再配上金灿灿的苞米,这才是真正的老东北人家。

老乡告诉我们,今年这里的雪没有往年的大,但我看到家家户户的屋顶上仍然是厚厚的积雪

到了提前联系好的老乡家,一放下行李,我们就急切地要出去拍摄。房东告诉我们,拍摄雪村全景的最好地点是在屋后的那道山梁上,他热心地将我们带到通往山梁的小道上,告诉我们从这条小路爬到高处的那个红灯笼所在处就是山梁了。

山梁上有一棵孤伶的小树屹立在呼啸的寒风中,彷佛在鼓励我们要不畏寒冷和厚厚的积雪,勇敢地登上来。

攀登山粱的途中,抬头眺望山梁与天空的结合处,一朵云彩正好落在一棵小树的树梢上方,仿佛树枝开出了巨大的白色花朵,十分神奇的景象。

终于登上了山梁,上面寒风劲吹,将地上的积雪掀开,卷起阵阵雪雾,让人感到透骨的寒冷。这是一道东西向的山脊,站在这个地方我发现原来雪村其实分为两大片,一片是我们所住宿的南边村落,另一片则是被这道山梁隔开的北边村落。站在这个山梁上面,可以分别拍摄南、北两边的雪村景观。
这是在山梁上拍的南边雪村景观
这是在山梁上拍的北边雪村景观。资深摄影人评论,吉林松岭雪村的景观与黑龙江雪乡的景观相比更像一幅精美绝伦的水墨丹青画卷。每到冬季,整个乡村被白雪覆盖,堆满积雪的民房和村落,袅袅娜娜的炊烟,黑色的树林,白色的小山,弯曲的山路,半埋在雪中的屋檐,梯田形成的银光闪闪的雪坡,篱笆墙的影子,水墨画般的冬日美景使这里形成了摄影、绘画者备受青睐的地方。因而这里也被誉为“关东雪村——水墨松岭”。在后面的博客中,我将奉上更多的这种中国山水画般的松岭雪村图像,与大家分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