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从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去往牙克石市的路途中,经过了呼伦贝尔市的首府海拉尔。海拉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一战、著名的“海拉尔战役”发生地。因此,现在海拉尔城区铁路工人新村北部原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上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这是一个国家5A级战争主题公园,总面积110公顷,是国内少有同类题材主题公园之一。于是前往一游。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修建在海拉尔河岸边的高地上,这里曾是日本关东军为进攻苏联而在中国东北边境设立15处军事工事中最大的两处要塞之一(另一处为黑龙江省东宁要塞)。
大门前的雕塑,一辆当年的苏联红军坦克将游客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战场
纪念园导游图
纪念园全景图
纪念园的大门用日军的三八大盖步枪作为栏杆,不觉间让人感到一股杀气。门票为60元/人。

纪念园内广场
主体雕塑
纪念园内的露天场地上有不少退役下来的武器。这是我国自行研发的“红旗-11”型导弹
著名的歼七战机

高炮阵地
站在纪念园内的高处俯瞰,海拉尔要塞的下面是天然屏障海拉尔河,要塞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是以敖包山、北山阵地为主体,由地上与地下相连通的两部分组成,地下工事距地面17米至19米,采取地下掘进式和开掘式建成。要塞的各种设施齐全,各抵抗枢纽部都有数个火力支撑点,并修筑诸多钢筋混凝土永备火力点、指挥所和观察所及榴弹炮、山炮、步兵炮、迫击炮发射阵地,还有钢筋混凝土掩蔽部、钢筋混凝土顶盖工事和碉堡群。

当时海拉尔的防务隶属于日本关东军蒙疆驻屯军第80混成旅团,其司令官叫野村登归江。

纪念园前的坡地上,用冲锋的队伍和坦克群再现了当年苏联红军攻陷海拉尔要塞时的情形。1945年8月9日零点10分,苏联红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

进攻海拉尔方向的是由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指挥的后贝加尔方面军,共60万人,也是苏军在对日作战中唯一配备的坦克集团军。

苏军的突击方向是穿越浩瀚的沙漠、草原和大兴安岭,直插齐(齐哈尔)-哈(尔滨)-新(京)方向,苏军发动的这场战役是在用牛刀杀日本关东军这只鸡,海拉尔即便有所谓若固金汤的要塞也没有挡住苏军的进攻,苏军装甲兵从侧翼包抄迂回,进占海拉尔市区,扫平其它辅助阵地后包围封锁了日军司令部所在地北山要塞和全市制高点敖包山要塞。次日,拥有强大火力的苏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敖包山,削平了制高点,最终迫使北山要塞的日本守军走出工事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海拉尔战役结束,盘踞东北四十年之久的日本关东军被歼灭。
海拉尔要塞地形
海拉尔河的对面现在也是一个旅游景区
河对面风光,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尽



夕阳西下,我们走出了纪念园,再次回望大门上的坦克,它的剪影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让这处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的历史硝烟以一种极其深刻的形式留在了我的脑海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