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了龙江第一湾,我们继续向中国的最北点驶去。
关于中国的最北点有几种说法,漠河县的大兴安岭境内最少有两个所谓的中国最北点标志:一个在北极村,一个在乌苏里浅滩的实地上。由于乌苏里浅滩的路程更远,而且乌苏里浅滩附近的中国最北村子——北红村因为开发得比较晚,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的原生态,旅游设施和吃住条件远不及已经开发比较完善的北极村。因此,如果游客没有特别要求的话,很多旅行社都是将北极村作为中国最北点来安排旅游线路,但实际上北极村并不是真正的中国国土最北点。如果您在去漠河旅游前不仔细做做功课,很可能就被旅行社忽悠了,以为到了北极村就到了中国的最北点,那您的寻北之旅可就被大打折扣了。
我在此次出发到漠河之前,仔细研究了一下地图和相关资料,发现其实中国最北点应该有三个概念,即中国边境线最北点(此点在黑龙江江面主航道中心线上)、中国陆地最北点(在漠河县图强林业局管辖的乌苏里浅滩岛上)、中国陆地最北的界桩(在乌苏里浅滩的实地上)。如果要将这些地点精确定位的话,可以使用《中国国家2000坐标系》上的坐标数据来表示,则中国边境线最北点的坐标为:东经123°15′30″,北纬53°33′47″;中国陆地最北点的坐标为:东经123°17′56.76″,北纬53°33′33.17″;而中国陆地最北界桩的坐标为:东经123°15′30″,北纬53°33′42″。
现在,我终于来到了伟大祖国的最北点,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决定用一种刻骨铭心的方式来纪念和记忆这种心情。于是,将裹粽子似的层层衣服脱掉,忍受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在“中国最北点”的标志前摆POSE、奔跑、跳跃,这样的感觉绝对是“冷并快乐着”!
我有时在想,人的一生中一定要有一些特别的经历,留下一些难忘的记忆,这些经历和记忆如同晶莹剔透的盐粒,会将你的人生经历调制得更加丰富多彩,并与其他日常经历混合后最终形成了自己人生的独特味道!

这是乌苏里浅滩实地上的“中国最北点”标志。注意看这块标志石左边的这面彩旗,被呼啸的寒风吹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在这个地方,有风没风给人的寒冷感大不一样,如果刮风的话那绝对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寒冷。

这是中国地形图上最北端部分(即中国地图“鸡冠”的顶点)的放大图,由图中可以看出,中国最北的村子是北红村而不是人们通常以为的北极村,而真正的最北点则是在乌苏里浅滩,上面照片的“中国最北点”标志才是真正的名符其实。

离“中国最北点”标志不远处还有这块著名的“北国擎天石”
在我的眼里,这块巨大石碑好似矗立在祖国最北点的守护神。它那5.4米高的身躯在金色阳光照耀下显得静穆而庄重,与其身后黑龙江的恢宏气势融为一体。在这块石碑后面三十来米的地方,就是中国陆地最北点的界桩(照片右侧的灰白色石柱状物体)。
我伫立在石碑面前,凝望着“北国擎天石”这入石三分的五个大字,确是神来之笔,苍劲流畅,字字掷地有声、有声有情......。

长途跋涉几千公里,终于来到了祖国的最北点。“我找到北啦”,这种感觉真是太爽了,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
于是欢腾跳跃。
即使穿着厚重的衣服也要继续跳一次,再重的衣物也束缚不了放飞的心......。
一次不够再来一次!

“人生能有几回搏”?让刺激来得更猛烈些吧!于是将裹粽子似的层层衣服脱了,准备在零下四十度的地方“赤膊上阵”,留下一些珍贵的照片。为防跳跃时扭伤,先跑步热热身。
准备上场。这么冷竟然有人光膀子?我的行动很快吸引了一帮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其实这个时候我满脸通红除了兴奋之外很大程度上是被冻的,手指通红也是被冻僵了。
先摆一个POSE,引得“吃瓜群众”用“长枪短炮”一顿狂轰滥炸,相机快门声此起披伏。
当然还得留一张跳跃的姿势照,这个时候脸部肌肉已经冻僵了,落地后揉了好一会才将“笑得合不拢”的嘴闭上。

穿好衣服后,踏着厚厚的积雪下了江堤,来到了中国边境线最北点(此点在黑龙江江面主航道中心线上)。为了防止游客或当地居民从结冰的江面上越境到俄罗斯的地界,边防部队在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拉起了这样的临时警戒线。江面上的风更大,我也顾不得形象,就这样只露出一双眼睛留影了。不知道这个时候江对岸繁茂的森林中是否有老毛子的哨兵用望远镜在盯着我?
上面照片中我所站的位置就是这张地图上“乌苏里”旁的红色箭头标记处,即中国边境线最北点(此点在黑龙江江面主航道中心线上)。
这是中国陆地的最北界桩,坐标为:东经123°15′30″,北纬53°33′42″,海拔高度287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