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2016-07-24 20:16:13)
标签:

北京文天祥祠游记

北京游记和攻略

府学胡同游记

文丞相祠游记

文天祥生平

       为民族英雄文天祥所立的祠在国内多处,如北京文天祥祠、浙江温州江心寺文天祥祠、深圳南山信国公文天祥祠和江苏南通文天祥祠,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北京文天祥祠。

       北京文天祥祠又名文丞相祠,坐落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遭囚禁和就义的地方。明洪武九年(1376年)建祠,现存大门、前殿、后殿,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10月对外开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今天已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熟谙诗句正是文天祥那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的写照。700多年前,文天祥所写下的那首光耀千古的《过零丁洋》,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而前赴后继。正是冲着这股浩然正气,我在炎炎夏日去拜谒了文天祥祠。在当今我国的南海和钓鱼岛受到外国觊觎的时刻,国人更需要来这里感受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以身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友情提示:在北京市内乘2、104、108、113路公交车在北兵马司站下车,路东府学胡同内(或乘地铁4号线张自忠路站下车,往北走一路口即为府学胡同)。门票:5元。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文天祥祠坐落于府学胡同内,此为胡同入口处的府学胡同介绍。这是一个有着深厚人文历史沉淀的地方,清代时为镶黄旗驻地,其内的顺天府学、文天祥祠和清代兵部尚书志和的府邸都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府学胡同因明、清两代的顺天府学设在胡同内(今府学胡同65号)而得名。顺天府学是由建于洪武元年(1368年)的大兴县学升格而成,而今已演变为府学胡同小学;六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在北京现有的各类学校中堪称第一。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文丞相祠为纪念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建,在府学胡同西段北侧,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占地面积为600平方米,西邻府学胡同小学。大门为牌坊式,宽3.2米、进深1.5米,顶覆筒瓦并饰以脊兽,门前一对抱鼓石,两侧砌有青砖反八字影壁,门楣内外正中各悬一匾,门外匾额书“文丞相祠”,门内匾额书“浩然之气”。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走进大门后,是大门与正殿构成的一进院落,首入眼帘的是院正中竖立的文天祥画像碑。碑座上刻有“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篆额“宋丞相信国文公像”,碑上镌有文天祥所作“拟终时,书之衣带间”的赞辞:“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自赞”。这是文天祥临刑前的绝笔,显然反映了文天祥取义成仁的心愿。

      据《宋史·文天祥传》记载,文天祥“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仔细端详,这幅画像还真的描摹出文天祥“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的超然相貌。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院内东边整面墙是文天祥名篇《正气歌》。清同治十年,李鹤年将其收藏的明代四大书画家的墨迹镌刻成石。本祠的《正气歌》刻石为十大书画家之一的文徵明所书。

      当年,元世祖忽必烈“多求才南官”,知“南人无如天祥者”,多次派人劝降,并许以高位。然文丞相不为所动,坚守气节,并在狱中写了大量诗文,包括这首流传千古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这首五言古诗,共六十句,是文天祥用生命谱写的《正气歌》,不仅是他理想美、人格美的体现,而且是其爱国思想的集中升华,是中华民族魂的一支火炬,永远鼓舞着中国各族人民主持正义,团结奋进。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正殿三间为腰厅,面阔10.8米,前廊后厦,筒瓦屋面并饰以脊兽,廊柱上有文怀沙和大康书写的木质楹联。

中间廊柱悬挂楹联:”地老天荒,不忘一部中华史;山呼海啸,齐唱千秋正气歌。“上款”吾祖文山公英灵以垂不朽“,落款”二十四代裔孙文怀沙振董百拜撰书“。

         看到这个落款我才知道,当代文人和著名书法家文怀沙竟然是文天祥的第二十四代孙。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殿内正中为一尊文天祥半身塑像,塑像后置一道屏风,屏风正面为毛泽东手书文天祥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殿内还有“文天祥生平事迹展览”,简要介绍了文天祥青少年时期、入仕后十五年间、起兵抗元、九死一生、再举战旗、兵败被俘、楚囚就义的英雄事迹。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水人(今吉安富田村)。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任右丞相,因抗元兵败被俘,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文天祥被押至元大都兵马司土牢中(元代兵马司当在这一带),在近四年的囚禁生活中,他写了大量诗文,其中《正气歌》成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初九日在柴市就义。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穿过正殿进入二进院,后面那座灰筒瓦悬山顶的建筑便是享堂了,这里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里面保存了历代石刻等珍贵文物,最著名的莫过于东壁上嵌刻的唐代大书法家李邕所写的《云麾将军李秀碑》断碑二础石,艺术价值很高。北墙前有明代的《宋文丞相传》石碑、清《重修碑记》及《宋丞相信国公像碑》,都是研究文天祥的宝贵实物资料。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院内有枣树一棵,位于享堂前东侧,相传是文天祥被囚于兵马司时亲手栽种的。这棵枣树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尽管枝干虬曲,但却都自然倾斜向南,与地面成约45度角,似乎也在学着主人"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二进院的主体建筑为享殿,享殿三间,前廊后厦,屋面亦覆以筒瓦并饰以脊兽。享殿的门楣正中悬有一匾,曰:“万古纲常。”上款“康熙岁次癸未中秋望日榖旦”,下款“顺天府尹加一级钱晋锡敬立”。

       享堂外悬木刻楹联,上联“正气识孤忠,无愧丹心昭日月”,下联“法天抡对策,长荣青史壮乾坤”。清代著名学者汪中所书。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享堂内正中立手持朝笏的彩塑文天祥坐像及“宋丞相信国公文公之神位”牌。像正上悬匾“古谊忠肝”,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的楷书。落款“府尹吉梦熊敬书,壬午刘炳森重书”。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西侧“天地正气”,上款“同治五年丙寅仲夏月”,下款“礼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万青藜,顺天府府尹卞宝第谨立,壬午年金运昌重书”。享殿东北角有两块石碑,北面一块是“文丞相传”。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享殿内的文天祥塑像。在建祠的时候,文天祥塑像着儒服,后来才改为宋丞相的官服:头戴高冠,手执笏板,面容安详,双目炯炯有神,直视南方,三绺黑须飘洒胸前,一派儒雅风范。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享堂东墙壁上嵌有两块断碑石础(照片下方的镜框内,上方镜框内是其拓片),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所书《云麾将军李秀碑》,碑文字体雄健有力,是少有的书法珍品。据载是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重修祠时嵌于壁间,以便长期保存。

        该碑天宝年间制成于良乡,原为六块,万历年间收存于京兆尹署内,明末被取走四块,两块失踪。康熙年间,顺天府府丞在后庭意外发现这两块失踪的残础,字迹已湮灭大半,遂砌于享堂东壁以求保护。百余年后,嘉庆年间终于被金石专家确认为真迹。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其中一块断碑石础的拓片特写。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另一块断碑石础的拓片特写。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塑像左右两侧四柱有两副楹联,均由当代书法家金运昌楷体书写。内侧抱柱联:“正气贯人寰,河岳日星垂万世。”上款“同治六年岁次丁卯仲冬榖旦”,下款“长白文辂敬撰并书,壬午腊月金运昌重书。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此为享殿内的《过文天祥祠》碑,此碑刻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44年),李世德题,吴期书。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西墙壁还有“教忠坊”三字石匾,该匾原嵌于胡同东口木枋上,道光七年(1827年)重修祠时,将石匾移至祠内二门门额上,1937年重修时嵌入享堂西墙。文丞相祠所在地据说就是元代兵马司囚禁文天祥的土牢,就义地就在附近的柴市。明初改元兵马司为“府学”,改柴市为“教忠坊”。具有关记载,文祠曾有“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一联,现已不存。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此为教忠坊《石刻匾碑》,明初刻制。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文天祥第二十四代孙文怀沙题写的匾额。
第984篇.北京文天祥祠       石碑题名“宋文丞相传”,(宋)刘岳申撰;(明)王逊隶书跋;(明)吴期书;;(明)梅珊隶书额。建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二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