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自兴建以来,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极具特色的古塔群。除寺的南北有两座高耸的辽塔对峙外,另还有数座唐代和辽代建造的古塔。特别是云居寺的北塔,系辽代砖砌舍利塔,又称“罗汉塔”,始建于辽代天庆年间(1111~1120年),高30多米,塔身集楼阁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三种形式为一体,造型极为特殊。塔的下部为八角形须弥座,上面建楼阁式砖塔两层,再上置覆钵和“十三天”塔刹。这种造型的辽塔,十分少见。在北塔的四面各建有一座三米多高的小唐塔,为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至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间所建。五塔形成一个整体,为中国金刚宝座塔(五塔)的早期实例。寺内及周围山上还有唐、辽、明各代建造的砖、石塔十余座,其中以石刻大藏经创始人静琬的墓塔——琬公塔和为纪念唐代金仙公主捐助刻经事业而建的金仙公主塔最为著名。
如果时间充裕,你在这里可以静下心来,慢慢地欣赏这些古代的艺术杰作。

云居寺中古塔众多,自兴建以来经一千多年的积累,形成了数量可观的古塔群。唯有例外的是这座南塔是修复后的。原南塔在1942年被日军飞机炸毁,到2014年9月9日,历经五年的修复,云居寺地标“南塔”终于复建完工。2014年9月9日上午,云居寺举行南塔落成观瞻仪式。由于是全国首例复建古塔,没有先例可循,唯一的依据就是老照片。经过8次方案修改和5年艰苦复建,云居寺南塔恢复了民国时旧貌。
石刻大藏经创始人静琬的墓塔——琬公塔

云居寺的北塔,系辽代砖砌舍利塔,又称“罗汉塔”,始建于辽代天庆年间(1111~1120年),高30多米,塔的下部为八角形须弥座,上面建楼阁式砖塔两层,再上置覆钵和“十三天”塔刹,有磴道可登。这座塔身集楼阁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三种形式为一体,造型极为特殊少见,建筑形式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具特色。

在北塔塔身的下半部镶有176块佛偈砖,砖上刻有“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的法身舍利偈铭文。这首偈语出自《造塔功德经》,讲的是佛教中有关缘起的教义。佛教上讲“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这些佛偈砖有着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是北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这些北塔佛偈语砖,还有一个离奇而真实的故事:北塔是云居寺的标志性建筑,建于辽代,造型独特,俗称钟鼓楼。1989年党和政府拨专款修复北塔,修塔工程从上至下进展顺利,但快修完时遇到了难题。因为距塔座一米处的佛偈砖已脱落和残缺,为使北塔修旧如旧需重新镶嵌佛偈砖。到哪里去找这百余块佛偈砖呢?施工人员跑遍了周边几十家砖场,但是没有一家能生产出同等规格、版式和密度的佛偈砖。施工人员被难住了,修塔工程无法进行,只能暂时停工。为了不耽误时间,施工人员开始修周边的围墙。修墙需要淋灰,施工人员就在距北塔东南约10米处的地方挖了一个淋灰坑,收工前投入石灰,注满水后待明天使用。奇怪的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满满一池子水一夜之间全流失了,顺着流失的方向出现了凹陷,一直延伸到距北塔基不足2米的唐太极元年小唐塔附近。施工人员在惊诧之余立即把情况报告给管理处,后经北京市文物局专家来寺进行实地勘测,专家推测塔基下可能有藏宝的洞穴,于是立即动手挖宝。人们挖着挖着奇迹出现了,在太极元年小唐塔附近的塌陷处,发现了寻觅已久的修塔急需的辽代佛偈砖。经观察,这些宝砖的文字内容、版式、规格和北塔上镶嵌的砖一模一样,并且过数后竟惊奇地发现一共是177块,北塔八面共需176块,在补足塔砖后还余1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施工人员像见到了救命草一样,高兴的欢呼雀跃。不久,北塔四周佛偈砖全部镶齐,北塔修复工程胜利竣工。
北塔佛偈砖的应机出现,向人们生动地讲述着缘起教义中所说的因缘相生之理。这是佛祖的开示,是冥冥之中的指引。辽代高僧深谋远虑埋佛偈砖以备来日再修,机缘在急需的时候让佛偈砖出现,正是“因缘相生宝砖重现,前人积业后人得果”。

北塔塔身佛偈语砖上的经文: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在北塔的四面各建有一座三米多高的小唐塔,为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至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间所建。五塔形成一个整体,为中国金刚宝座塔(五塔)的早期实例。四座唐塔都有明确的纪年,塔的平面呈正方形,七层,分单檐和密檐式两种,而造型大致相同。

此座为太极元年唐塔,后面的那座为开元十五年唐塔。云居寺及石经山上的唐代密檐式石塔都属于这种早期的结构形式。矮小的塔基由两层石板相叠而成,很不显眼。塔身全部是用汉白玉建造,为四角形,并在第一层塔身内设佛龛,佛龛内的雕像具有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是唐代石雕艺术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观赏价值。从第二层塔身开始,每层用叠涩法砌出塔檐,在塔顶处安置葫芦形塔刹。
唐代古塔的塔身上设有佛龛,里面雕刻着各种佛像,其中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所建的石塔,内壁雕刻有一个供养人,此人深目高鼻,推断应为外国人形象,这与当时唐代与中西亚交流广泛、大量任用外族为官有直接关系。雕刻的服饰十分华丽,线条细腻流畅,反映了盛唐中外文化交流的繁盛景象。

景云二年唐塔

开元十年唐塔

开元十五年唐塔
北塔的四周布置着古碑、辽代石经幢、唐代石塔等古迹。
另一座残存的唐塔
北塔的北边是三公塔。此三塔自北向南,分别是清朝溟波、圆通、了尘三代主持的墓塔,俗称“三公塔”。形制为砖石结构喇嘛式,石雕及砖雕非常精美。据记载三位大师造非常高深,对云居寺清代的振兴贡献奖巨大。
三公塔上部塔顶的葫芦形塔刹十分精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