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913篇.川藏线自驾游记(三十)穿越怒江大峡谷

(2016-05-04 20:32:46)
标签:

川藏线自驾游记

怒江大峡谷游记

川藏线的怒江大峡谷

川藏线上的怒江大桥

怒江大桥照片

      走完川藏线回到家里,再仔细端详中国地图,一些地理知识又实实在在地加深了不少。这一路从成都出发直到拉萨,由东到西依次穿越了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有时是沿江而行,有时是穿过来插过去,常常是一边是大山一边是激流。其中怒江是川藏线上最后穿越的河谷。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流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千米。怒江在西藏嘉玉桥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时才正式叫怒江,嘉玉桥以上为怒江上游,称为那曲河。川藏线穿越的是怒江的中游河段。在长度、深度、险峻和壮观程度等多个方面,怒江大峡谷都堪称世界罕见。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从支流巴利亚河口起到米德湖,全长不过440公里。而怒江大峡谷单西藏段就有400多公里,云南段有600多公里,两段加起来超过1000公里。在深度方面,科罗拉多大峡谷最深处达1830米,而怒江大峡谷深度大都在2000米以上,有些地段突破了3000米。在怒江大峡谷中随处是景,一条黄色丝带在红褐色的群山中蜿蜒,奔腾的怒江把山谷中的巨石生生撕开一道口子,壮丽画卷让人震撼。

第913篇.川藏线自驾游记(三十)穿越怒江大峡谷这群山之间的深深峡谷中就是奔腾的怒江。
第913篇.川藏线自驾游记(三十)穿越怒江大峡谷从业拉山垭口到峡谷中的怒江江面有近3000米的高差,就是沿着这样的盘旋公路一直往下走。
第913篇.川藏线自驾游记(三十)穿越怒江大峡谷这一带的怒江大峡谷山体颜色十分丰富
第913篇.川藏线自驾游记(三十)穿越怒江大峡谷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到怒江就在公路的下面,从车上望下去,超千米的高差让人眩晕。
第913篇.川藏线自驾游记(三十)穿越怒江大峡谷

车子继续下行,逐渐接近了谷底

第913篇.川藏线自驾游记(三十)穿越怒江大峡谷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奔腾的江水把山谷中的巨石生生撕开一道口子,壮丽画卷让人震撼。

第913篇.川藏线自驾游记(三十)穿越怒江大峡谷怒江的颜色也随季节而变,这个时候是一种黄绿色,但到了夏季洪水泛滥时则成了黄色。
第913篇.川藏线自驾游记(三十)穿越怒江大峡谷怒江如同一条多彩的丝带在群山中蜿蜒
第913篇.川藏线自驾游记(三十)穿越怒江大峡谷    怒江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江面海拔在2000-800米之间,极大的水头落差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
第913篇.川藏线自驾游记(三十)穿越怒江大峡谷

      前面就是川藏线上最负盛名的怒江大桥。出发前做功课时了解到这座桥严禁拍照,因此远远的就用长焦镜头开拍。远远望去,怒江大桥横跨在两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之间,混浊的江水滚滚东流,一座3层的楼房像火柴盒一样镶嵌在大桥北侧的悬崖上,那就是守桥中队的新营房。查了一下资料,怒江大桥在民国时期曾修建,抗战中国民党军队与日寇在这里进行了浴血奋战,最后不得以炸掉了当时的怒江大桥,阻止了日军从云南攻陷重庆的战略计划。解放后,修建川藏线时又重新建造。现在的怒江大桥坐落在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境内的高山峡谷间,全长74米,因地势险要被称为川藏公路的咽喉。
第913篇.川藏线自驾游记(三十)穿越怒江大峡谷

      川藏线怒江大桥海拔2800米,四面被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环绕,方圆40公里无人烟。怒江大桥是天险中的天险,建在陡峭的岩壁上,桥头九十度弯,过桥就进岩壁上凿出的隧道。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川藏线是十八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当年修路的时候,它每向前延伸1公里,就会有2名官兵献出宝贵的生命。1953年,官兵们在修建怒江大桥时,一名战士不小心掉入刚刚浇筑的桥墩中,混凝土迅速凝固,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将他救起,只好流着泪将他筑进桥墩,从此与大桥永存。而这座桥墩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称为耸立在滔滔江水中一座永远的丰碑。
第913篇.川藏线自驾游记(三十)穿越怒江大峡谷    马上驶进桥面,桥头上果然有武警持枪守卫。自武警部队重新组建起,武警西藏总队昌都支队十八中队的官兵就来到这个水到头、电到头、荒无人烟的山谷,开始了对怒江大桥漫长的守护。在这样的地方待上几年,对于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向他们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