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

(2016-02-20 17:23:20)
标签:

山东青州游记

青州博物馆游记

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

佛像艺术的青州风格

青州博物馆介绍

       来青州旅游,有一个地方是很值得一看的,那就是青州博物馆。

       青州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是中国建馆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它收藏文物之丰富和品类之珍贵,在中国同级博物馆中名列前茅。馆内现存文物已达4万件,是中国规模最大、收藏文物最多、门类最全的县级博物馆,有“小大博物馆”之称。每天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数千人,在山东乃至全国享有盛誉。

       馆藏文物中有许多罕见珍品,其中有明代赵秉忠状元卷、汉代宜子孙玉璧、东汉大型跪姿石俑,北魏正光五年陆子章造像和兴安二年黄良造像、带铭文的铜觚、工城左递昌卯戈、西汉铜狩型水滴、南北朝石造像、宋代铜锭、北齐临淮王像碑。有原始时代古拙粗放,形式多样的陶器,商周时代纹饰繁缛的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汉代以来华美精致的玉器、瓷器,各种流派的名家书画等。其中的稀世珍品,有20多种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陈列方式以精品化、专题化为原则,推出了简史陈列、陶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古货币、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2个专题陈列厅。游客凭身份证免费参观。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青州博物馆很值得一游。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

 馆址占地39亩,建筑面积1万2千多平方米。12个展厅分别布置在两层楼。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

       博物馆的整体设计为一古典式民族建筑群,展厅分别为单檐、重檐歇山式建筑,四围合抱,间之以回廊相连。厅廊均以金色琉璃瓦覆顶,檐牙高啄,金碧辉煌,展示出浓郁的传统特色和历史气氛。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此为明代的龙钮铜钟,高140公分。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      此为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这是中国唯一的殿试卷真迹,价值连城。它的发现和失而复得,曾引起国内外的一阵阵轰动,外国几家通讯社也曾为此争发消息。它填补了中国宫廷档案空白,是研究中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系国家一级文物。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      这是试卷的卷首部分。这件保存良好的珍品为19折册页,每折通高47.6厘米,宽14.1厘米。封面、封底均为全绫装裱。卷首顶天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字,为当时的皇帝朱翊钧御书下钤“弥封关防”长印,占一折。下为正文,凡15折,每折6行,为1厘米见方工整小楷,共2460字,并附有作者上三代简历。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      这是试卷的中间部分,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邦治国的对策,主张“实心先立”、“实政继举”才能天下太平安乐,具有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      这是试卷的卷尾部分,后3折列着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张位等9位读卷官和1位印卷官的职衔与姓名。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这件也是馆臧的国宝级文物,东汉大型出廓宜子孙玉璧为目前仅见的有字汉璧。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在青州的苏埠屯商墓出土大批青铜器,特别是大型亚丑铜铖等都是出土的稀世珍品。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      这件文物很独特,是古代赌博用的骰子,但由于现代的骰子不一样,是一个十四面体,上面有数字和一些奇怪的图形,于是将它拍了下来。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青州在战国时期曾是齐国的地域,出土了不少当时的齐刀币,一共有5种类型。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展馆中有不少属于稀世珍宝的青铜器。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     春节期间,增加了山东民间年画的专展。门神、灶王、财神、观音、马神等是山东民间年画中产销量最高,影响最广的年画。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    20066-8月,山东省考古所青州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位于青州市谭坊镇香山北麓的香山汉墓陪葬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对墓葬和周边进行了考古钻探。此次发掘共清理陶俑、陶器2000余件,青铜质、铁质武器2000余件,因陶器、陶俑彩绘保存完好,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被评为2006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眼前这些长袍女俑体态小巧,身姿婀娜,呈S形,尽显女性柔美。发髻宛然,镜中可见长发飘飘,引人遐思。面容低眉顺目,谦卑恭谨,显示出当时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这些陶俑虽然年代久远,但仍然色彩鲜艳,可将当年上色工艺的先进。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    在青州出土的陶马约350件,或张口长啸,或昂首侧目,或低头嘶鸣,各具神态。做工精致,肢体比例准确匀称,有枣红、白、黑、花等多种色彩,周身饰有彩绘,马具马饰一应俱全,尤其是披挂于马背上的彩绘马鞍,线条清晰流畅,精美异常,为研究汉代马具提供宝贵资料。

    如果再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诸多人俑或是马俑身上有粘合处或孔状,这说明其制作方法大部分是分开制作,人俑的头和身分别制作,马俑的头颈四肢与躯干分开烧造,然后再粘合在一起。人俑身上的孔内原来多为木质的礼器或是兵器,现已腐朽不见。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    1996107日,青州博物馆在青州龙兴寺遗址内勘探并抢救性发掘了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并在博物馆展出。龙兴寺约始建于北魏时期,元末明初废弃,是一处延续千余年的著名佛教寺院。窖藏坑位于寺院遗址最北部,南北长8.7米、东西宽6.8米,坑内有规律地埋藏着北魏东魏、北齐至隋、唐、北宋时期石灰石、汉白玉、花岗岩、陶、铁、木及泥塑等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其中既有大型造像碑,又有单体造像,涉及佛像、菩萨像、弟子、罗汉像、供养人像等诸多题材;最大的高320厘米,最小的高仅20厘米。装饰丰富多彩,浮雕、镂雕、线刻、贴金、彩绘等无所不包。其中北齐时期用青州本地出产的石灰石雕刻的石像为最多,绝大多数上施彩绘和贴金,部分保存较为完好,实属罕见。这批佛教造像延续时间长达500年,类型多样,造型优美,雕刻精湛,立体感强,威严凝重,是研究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难得的实物资料,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群之一,被评为‘96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国家文物界的权威人士认为:龙兴寺佛教造像地方特色鲜明,整体艺术很高,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

      青州博物馆中另一处让我震惊的是二楼北侧的龙兴寺佛像陈列厅。龙兴寺佛像也是全国唯一,独特的青州特色的佛像,可与盛名的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的佛像相媲美。通过这次参观,让我知晓了佛教艺术的“青州风格”。

     “青州风格”佛教艺术的真正形成与发展应该是在北朝时期。这些造像分为带莲瓣形背屏的高浮雕造像和圆雕造像两种形式。带莲瓣形背屏的造像,顾名思义,造像背连莲瓣状背屏,多以一铺三身形式出现。若将组成背屏的这些要素分开来看,在我国其他地方的石窟或单体造像上都能找到。例如单层覆钵塔,在新疆、山西、河北等地的石窟中都曾出现;龙衔莲花的造型在河南出土的造像上也曾出现。但将这些要素以一种固定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的,唯有青州造像。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      青州佛像大多数是北齐北魏时期或者汉唐宋元明时期,那时的青州几乎是山东地区甚至北方地区的佛教中心,称之为“佛都”也不为过。佛像体态优美,面目全无凶恶,甚至多了女人的一份轻柔,眉目之间,不是狰狞,而是妩媚。
第857篇.山东青州古城游记(七)青州博物馆青州博物馆院内一对铁鹤——“衡王鹤”,高于北京颐和园门前的那对铁鹤,被誉为“中国一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