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

(2015-08-09 19:22:59)
标签:

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

天台山旅游攻略

雷音寺

天台山经论院

张献忠与天台山万人坑

   天台山除了秀丽的自然风光而外,自古就是宗教名山,汉代,道家在此相山凿洞,筑坛祭神;隋唐时代,三教(儒、佛、道)蓬勃发展,蔚为壮观;两宋期间,三教合流政教合一。鉴于此,官府便在天台山设立了总管川西地区宗教事务的官房——和尚衙门。宋代,天台山道观、佛寺、官房多达108处,规模曾达到三里一庙、五里一寺,蜿蜒三十余里而上天台,形成了庞大的宗教山城。当时的繁荣之况甚至胜过当时的峨眉山,所以民间有先天台而后峨眉的说法。

    可是现在我们所见的天台山上,绝大部分寺院仅剩残垣断壁、石狮、照壁、须弥座等宗教遗物,已经不复当日“大和尚万万五、小和尚不消数”的繁华景象。这么多僧人到哪里去了呢?那么多的寺院为何又都成了废墟了呢?寻根溯源,让我知晓了天台山佛教史上一段惨烈的历史:

      明末(大顺三年),张献忠的一支军队败退时经过邛州夹门关遇天台山三千棍僧扼险堵截,久攻不下后,张献忠的一名部将根据一位当地人的引路率一支人马绕到天台山后,从青草坡袭击天台山宗教集团,使天台山腹背受敌,寺庙观庵顷刻瓦解,数千僧人被屠杀(在天台山上已发现埋葬这些僧人尸骨的万人坑),血流成河,僧道一时尽散,致使原本钟声悠远,香客如云的天台山变成了云绕雾遮的无人区,大量的道观寺庙遗迹至今都还淹没在天台山的莽莽森林之中。

    现在的游客,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在天台山上找到留存的和尚衙门、和尚街、雷音寺、第一禅林、经论院等众多罕见的历史文化遗迹。所以,在天台山旅游时不可轻易放过探寻这段历史的机会。再延伸一下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下“张献忠屠四川”和“湖广填四川”这些传说和历史,权当是通过旅游学习历史吧。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

    这是著名的经论院遗址。该院位于天台山小九寨的入口处,建于宋而毁于明,现仅存一座千佛莲花台(即辩经台),以及院门前的红砂石台阶、石桥。作为盛极一时的宗教名山,天台山鼎盛时期有大和尚万万五,小和尚不消数的说法,由此也产生了专门收藏和抄写经文、辩经论道以及高僧讲法的经论院。院中曾有藏经楼,收藏了经、律、论三藏经书和一些重要的文档、文物。今天看来,经论院可以看做是天台山的佛家教育学院了。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

    这一对残存的莲花台又称须弥座,曾位于经论院藏经楼大门外两侧。唐宋时期,天台山宗教事业走向鼎盛,常有来自各地的高僧在此讲经弘法,为深入探讨佛经义理,不同宗派的大师常常在此盘腿而坐,引经据典,辩论激烈,引得台下众僧屏息静听,如醍醐灌顶。明末清初,战乱頻仍,天台山宗教事业也逐渐衰退,现今仅存莲花台,向世人无声地述说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

从这些寺院仅剩的残垣断壁的厚度,我可以想象当年这些寺院恢弘气势。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

一座残存的石龛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   “自古名山僧占多,十分风景属僧家”,风光绮丽的天台山,从来都是儒佛道三教荟萃之地。雷音寺,位于天台山玉霄峰下,占地百余亩,最初为汉代道观,唐以后逐渐变为佛寺,该寺兴旺于宋代,明末大部分毁于战火,后几经兴衰,到今天,我们只能从遗迹来推想当年的佛事盛况。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

雷音寺前的宋代照壁侥幸躲过了张献忠军队的摧毁,任凭风吹雨打,屹立千年为雷音寺保留了往日辉煌的缩影。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    因所占据的地理条件优势,雷音寺被公认为天台山佛寺遗址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寺庙。从布置图可以看出,雷音寺采用的是传统寺庙布局方式,沿一条中轴线左右对称,依次排列为: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和各大殿两边的配殿以及罗汉堂。寺庙总体建筑采用明代风格,多为四合院和迂回长廊,布局严谨而合理。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雷音寺内景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    雷音寺门前左侧的宋代石狮,身上已经长满了青苔,头部也被千年的风雨蚀去了原有的模样。仔细查看,造形很特殊,头大身小,耳朵耷拉,有点像松狮狗或北京哈巴狗,与现代的石狮子造型还是有较大的差异。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    门前右侧的宋代石狮,与左侧的石狮造型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头顶上有明显的发髻。根据我的经验,寺庙门前的对狮,通常左边是雄狮,右边是雌狮。这只右边的石狮子头上有发髻是否是当时的石雕师傅为了表明这只狮子的性别而有意为之?!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雷音寺前的千年石狮忠实地守卫着寺庙,默默注视着千年见的人间变幻。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按当地百姓的说法,雷音寺的菩萨很灵验的,因此一年四季香火旺盛,庙前的烧香处插满了高香。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雷音寺的大雄宝殿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这块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的石碑是当年兴建雷音寺时的记事碑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台阶间的龙纹装饰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殿中供奉的三世佛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祖师殿在一段长长的台阶之上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古老的焚香炉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    红墙之外就是当年人头攒动的和尚街,街上还有“和尚衙门”,这是国内唯一的古代宗教法庭。北宋的大画家文同、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谪居时曾在此主管教事,和尚衙门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处理三教共山的各种是是非非,同时兼顾接待帝王朝山进香歇脚之用。自此,天台山进入鼎盛时期。
第737篇.四川邛崃天台山游记(四)访古    这块介绍牌上记述了当年张献忠部在天台山上屠城的经过,和由此而产生的埋葬僧人的“万人坑”。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去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