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715篇.北京先农坛游记(三)天神坛和地祇坛

(2015-05-13 20:04:47)
标签:

五岳称呼的由来

先农坛游记

名山大川有哪些

天神坛和地祇坛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先农坛不光是皇帝祭祀先农,举行“耕籍礼”的地方,还是祭祀天地众神的场所。先农坛原名山川坛、天神地祇(音qi,二声,意地神)坛,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建,初名山川坛,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次年更名天神地祇坛。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更名先农坛。因而先农坛是将先农、山川、太岁等自然诸神共聚一庙的坛庙建筑群。除了祭祀先农及皇帝举行“耕籍礼”的相关建筑外,祭祀天地之神的祭坛主要有天神坛、地祗坛两座坛台。

      天神坛,地处内坛南门外东侧,为明、清两代祭祀云、雨、风、雷诸神的坛台,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始建,清初重修。坛为方形,一层,南向,四出陛,各九级。每边长16米有余,高1.5米。坛北建四座青白石龛,分别供奉云、雨、风、雷诸神牌位。坛壝墙呈方形,周长80余米,高约2米。南墙辟正门,四柱三门,其余东、西、北三面均为二柱一门。该坛巳废,原址已被某单位占用。

      地祇坛,地处内坛南门外,天神坛以西,与天神坛合称“神祇坛”,为明、清两代祭五岳、五镇、五山、四海、四渎诸地神坛台,始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坛为长方形,一层,北向,四出陛,各六级。坛南设青白石龛五座。三座镂以山形,分祭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篱山)、五镇(东镇青州沂山,西镇雍州吴山、南镇扬州会稽山、北镇幽州医巫闾山、中镇翼州霍山)、五山(明代为基运山、翊圣山、天寿山、神烈山、纯德山;清代为启运山、天柱山、隆业山、昌瑞山、永宁山)诸神位。两座镂以水形,祭祀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四渎(黄河、长江、淮河、济水)诸神位。坛之东、西各有山水形石龛一座,东祭京畿名山大川神位,西祭天下名山大川神位。此坛已毁,原址已被某单位占用,仅地祇坛神龛于2001年移至先农坛内坛保护。

      仔细察看这些诸神牌位上所刻的字,我发现上面所列的名山大川之名除了五岳之外,其他的山名与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热门旅游景点相差甚远。有些山名甚至是从未听说,不知这些山所在地的政府官员若知晓这些曾经被顶礼膜拜的山峦就在自己的家门口时,是否也会借此促进一下当地的旅游开发?我觉得这里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看点就是天神地祇坛的牌位设置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度浓缩意境的手法,以五岳、五镇、五山、四海、四渎等高度概括性的称呼就将泱泱大国的万里河山尽揽于方寸之地,绝对让习惯于用精准方式进行描述的西方人自愧弗如。 

第715篇.北京先农坛游记(三)天神坛和地祇坛

第715篇.北京先农坛游记(三)天神坛和地祇坛

第715篇.北京先农坛游记(三)天神坛和地祇坛原天神坛和地祇坛的平面布置图
第715篇.北京先农坛游记(三)天神坛和地祇坛祭祀四海和四渎的牌位石龛上刻有精美的水形花纹
第715篇.北京先农坛游记(三)天神坛和地祇坛京畿名山大川之神的牌位

第715篇.北京先农坛游记(三)天神坛和地祇坛

第715篇.北京先农坛游记(三)天神坛和地祇坛祭祀名山大川的牌位石龛上刻有精美的山形花纹

第715篇.北京先农坛游记(三)天神坛和地祇坛五岳之神的牌位

第715篇.北京先农坛游记(三)天神坛和地祇坛五山之神的牌位

第715篇.北京先农坛游记(三)天神坛和地祇坛四渎之神的牌位

第715篇.北京先农坛游记(三)天神坛和地祇坛天下名山之神的牌位

第715篇.北京先农坛游记(三)天神坛和地祇坛
天下大川之神的牌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