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

(2015-03-10 21:16:01)
标签:

虎门炮台遗址

虎门威远炮台游记

鸦片战争遗址

威远炮台简介

关天培和李廷钰

       说到鸦片战争,就不得不涉及到当年鸦片战争后最著名的古战场遗址——虎门威远炮台。

       虎门威远炮台位于现广东东莞珠江出口的穿鼻洋北武山脚下,南山炮台前滩岩石正中。和当时的镇远、靖两炮台形成“品”字,并与横档、永安、巩固等炮台构成鸦片战争时期虎门海防的第二重门户。炮台间系有铁链木桩于水中,阻碍敌船行驶;炮台火力交织,控制洋面,在狭长的江面上形成坚固的阵地。当年威远炮台总共安炮40门,曾是潮州总兵李廷钰和守军于1841年1、2月份浴血奋战的地方。
  威远炮台是我国保留得最完整、最有规模的古炮台之一。炮台雄伟壮观,平面呈月牙形,全长360米,高6.2米,宽7.6米,底层均用花岗岩垒砌,顶层用三合土夯筑,非常坚固。全台有券顶暗炮位40个,沿台面上还有4个露天炮位。是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中规模最大、配炮最多的一座指挥台,民族英雄李廷钰就在这座炮台中坐镇指挥广东水师英勇抵抗英国侵略军的进攻。著名导演谢晋拍摄的电影《鸦片战争》曾将威远炮台作为实景拍摄地。

       虎门威远炮台系道光十五年(1835)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为加强中路海防力量所建,是虎门海口防务的主要阵地。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视察海防,以防英人入侵,接纳邓廷桢、关天培的建议,巩固东北角山根与对面江心上了横档岛构锁两道拦江排链,拦截入侵之敌,使航道东西、上下左右,构成严密的火力交叉网。鸦片战争前夕,其防御体系几使英人震慑,由于琦善拱手媚敌,拆卸军防,以致铜关毁锁,门户洞开。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月二十六日,英军先克横档,然后集兵强攻靖远炮台,其时,岛上驻军无援,靖远炮台连同主帅关天培数百官兵与敌肉搏阵亡,靖远炮台陷落,英军调转炮位,全力攻打威远炮台,李廷钰终因弹尽粮绝,手下伤亡惨重,被迫撤退。后威远炮台被毁。二十三年(1843)再建,咸丰六年(1856)十月十六日,再次被英军摧毁,至光绪八年(1882)由总督张树声奏准修复。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    威远炮台与镇远炮台靖远炮台相连,是珠江咽喉的锁喉骨,炮台雄伟壮观,炮台平面呈半月形,全长360米,高6.2米,宽7.6米。底层均用宽厚0.3米、长1.5米的花岗岩石垒砌,顶层用三合土夯筑。全台有券顶暗炮位40个,各高2.9米,宽4.2米,深6.6米。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暗炮位中的大炮,为8000司马斤大炮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沿台面上还有4个露天地位,每个炮位两边各有一个储蓄室。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藏兵洞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    暗炮洞后面露天炮巷的内部构造。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暗炮室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    暗炮洞后面有一条2米宽的露天炮巷沟通,炮巷后面还有一条相距2米多的护墙,墙上设有枪眼,万一敌军上岛仍可以坚持抵抗。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护墙上密布的射击孔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       宏伟的虎门大桥临空飞架在昔日的古炮台上空,现代建筑与古战场遗迹如此对比强烈地汇聚一起,一百多年前的战争硝烟已成历史的尘埃,中国受西方列强欺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了。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露天炮位介绍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露天炮台全景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屯兵洞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山顶上的露天炮位遗址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威远炮台山顶上的兵营遗址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炮台遗址与新建的虎门大桥紧紧相挨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为了保护兵营遗址,在高速公路专门修建了一个平台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运兵坑道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山上有隧道将各露天炮位连接在一起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在炮台遗址上,可以仰望虎门大桥拔地而起的巨大门型支架,支架上有江泽民题词的“虎门大桥”
第699篇.虎门威远炮台游记兵营旧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