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2014-01-02 06:58:47)
标签:

大沽口炮台

天津游记

鸦片战争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天津旅游攻略

    “大沽口炮台”这个名字,是在我中学时代阅读历史课本时就知道了,并随着老师在课堂上义愤填膺的讲述而在脑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从历史和地理书中知晓,大沽口是入京咽喉,津门之屏障。自古即为海防重镇,素有南有虎门,北有大沽之说。在中国近代史中,大沽口炮台更是成为我国重要的海防屏障。明朝嘉靖年间,为了抵御倭寇 ,加强大沽口海防战备,开始构筑堡垒,正式驻军设防。1816年(清嘉庆二十一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型炮台。炮台内用木料,外用青砖砌成,白灰灌浆非常坚固。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宽九尺,进深六尺。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对炮台进行增修加固。至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已建成大炮台五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组成了大沽炮台群,形成较为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从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间,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国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于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先后四次对大沽口发动侵略战争。他们依仗“船坚炮利”把大沽地区置于其铁蹄蹂躏之下,甚至进逼京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侵略者枪炮威逼下,清政府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1901年根据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被迫将大沽口炮台拆毁。后保存较好的是“威”字南炮台和“海”字老炮台两座遗址,其他炮台已荡然无存。

    这座炮台遗址记载了那段中国人民饱受欺凌和压迫,历尽耻辱和磨难的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样的历史是绝对无法忘记的,时刻警示着我们发愤图强、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尽管这个景点离天津市区有数十公里,而且在这个季节也少有游客,我还是急切地想看看炮台的模样,去亲手触摸一下历史的见证。算是对历史的一种回顾和纪念,也是对那些因英勇抗击入侵者而牺牲的英雄前辈们的凭吊与祭奠。

    炮台遗址静静的矗立在一个小山丘上,登临远眺,曾经的海岸已经向东南方向退去了很远,现在在遗址处已经看不见海了,只有大片的滩涂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青光。在萧瑟的寒风中,炮台遗址显得冷清而肃穆。几门锈迹斑斑的大炮,默默地朝着大海,仿佛深陷曾经的耻辱之中。站在炮台上,看着周围的断壁残垣和一座座破败的大炮,不免令人感慨万千。站在这里,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这些本来对我来说仿佛已远去的字眼,突然间变的触手可及,变得那么现实起来。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东南海河入海口两岸,是展现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入侵,民族不畏列强、抵御外犯的民族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93.8公顷,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在外墙处理上采用预锈板幕墙技术,在省去700余平方米墙面的油漆费用的同时,使博物馆形成一种锈影斑驳的历史纵深感,且更加低碳环保。整个博物馆就像一颗炮弹爆炸后的样子,以不规则状向四面散开,具有打破简单几何秩序性的强悍冲击力。触摸博物馆那锈迹斑斑质感粗糙的墙壁,立刻可以感受到历史的那份古朴厚重。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在炮台的下面,陈列着从炮台拆下的古炮和空军退役下来的歼8战机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大海已经从这里褪去很多,站在炮台遗址上只能看到这些鱼塘和滩涂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这门巨炮并不是当年的,是后来修建遗址公园时仿造的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这才是当年的大炮,已经锈迹斑斑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大炮沿着炮台依次排开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这里还是天津警备区的滨海综合训练基地,布置着防控雷达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大沽口曾是津门屏障,历史上大沽口炮台共建大炮台6座。除一门石头缝炮台外,其余5座分别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命名。后根据《辛丑条约》规定,1901年大沽口炮台被迫拆除。后仅存威、镇、海石头缝”4处炮台遗址。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博物馆后存炮台是1997年由政府拨款修复的字炮台,修旧如旧是为了保持大沽口炮台的沧桑厚重。它的几经兴废,向后人传达了勿忘国耻,牢记落后挨打,科技兴国的信条。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主要由展厅、临时展厅、放映厅、库房及其他附属用房等组成。遗址纪念馆一楼展厅由斜体钢板包裹、造型独特,右侧墙面是一整幅巨型浮雕,加上序言,构成整个展厅的主题预演。展示主要分为京畿海门沽口御侮国门沦陷等部分。博物馆中展出了相关的历史文物,参观的过程让人很压抑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这是当年用于阻挡侵略军军舰的水雷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博物馆利用了立体、光、声、像等高新技术,让人们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当年的硝烟锋火。
第507篇.天津游记(一)大沽口炮台遗址
博物馆中的雕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