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正定古城正定热切丸子旅行美食蹦肝隆兴寺 |
分类: 馋游笔记 |
这盘蛋卷一样的东西是丸子?没错,它就是正定特色的热切丸子,味道很不错。在正定,每家餐厅都能吃到!
有假期,有游伴,自然是坐不住。对于我来说,所谓旅游就是有时间就走远一点,时间短就近距离转转,总之是要动起来。
端午节三天小假,我们和朋友一起去了石家庄附近的正定。
北京到正定路途很短,只有不到300公里,但放假第一天的北京大堵车,早上8点半出发,到达正定已然是当天的下午3点左右了。
落脚,放下行李,再出门逛逛已是傍晚时分,也没有什么目的,就随手开手机上网查正定的古迹介绍,大家先随便走走熟悉下环境和路线。
正定原名真定,又名常山,是三国故事里赵子龙的故里。如今的正定是一座不太起眼的小县城,走在大街上会觉得这里和全国其他的小城市没什么区别,热闹,车水马龙、音响轰鸣,也有北方小城的乱糟糟。走在其中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有很深历史渊源的城市。但也许就在平常街道的一个不起眼角落里,就突然出现一座唐代的古石碑或者别的什么历史遗迹,它们和那些现代建筑已经融为一体,不特别去寻找都很难分出彼此。我们向路边的小摊主打听怎么去古城墙,连问几个人都表示不知道,从来没去过。我们只好开了手机百度地图自己搜索。地图显示大部分古迹景点都集中在燕赵南大街一带,我们就沿着南大街一直往南走。开元寺、广慧寺、临济寺、南城门,只探路,并不进去。这些残留的古迹从外面看除了广慧寺其它都很平常。正定的南城门如今是在老城门的基础上保留部分残迹翻新的,看不出太多古老痕迹了,但在外圈却保留了老的瓮城遗迹,有些还是青砖墙,只是风蚀得厉害,还有些却已经是土坡了,最早的城墙历史可以追溯到晋朝,大家边转悠边唏嘘了一番,再慢慢转回去。夕阳下的小城镇的缓慢生活节奏一路上处处显露,大家看什么都觉得有意思,还在路边卖了一大兜新摘的血桃做零食。
藏在街角的古碑
正定有很多这样的功绩碑
街角开放的石榴花
正定到处有卤鸡店,以刘家和老马家最出名,我们临走前买了这家的一只卤鸡,其实味道一般
和刘家老鸡店就在隔壁,不知道味道上是否有差别
路上邂逅的一车上好血桃,确实好吃,甜而且水分足
隔墙看广慧寺华塔,夕阳下更漂亮,其实进去看也是全寺只有它
老街,城门
修缮一新的城门,不是太有感觉了
古老风蚀的瓮城城墙
站在已成土坯的老城墙上看新城门,是否该唏嘘世事变迁,时光荏苒
路遇某大眼小狗,被拍的第一瞬间楞了一晌,然后就冲我们叫开了:拍什么拍,有肖像权的呢!
第二天,大家开始按头一天探的路线逛悠,一个个寺庙逛过去,正定的景点门票都很便宜,一般就是15元,临济寺则是只收了5元停车费,不需要再买门票。但庙也小,开元寺就以赑屃和开元塔出名,历史能追溯到唐朝,买票进门一眼就能看完庙里的全部。开元塔是最有唐代风韵的方形塔,造型古朴,是正定几座古塔中我最喜欢的。广慧寺则是围墙之内只有一座唐代花塔,名为华塔,塔身造型很奇特,是莲花造型变化而来,但增加了海兽、大象、天神之类的西域元素。华塔据说是曾经广慧寺一位唐代高僧的灵骨塔,但可以沿台阶一直上到3层,站在塔顶看整个正定,视野非常开阔,可以看到远处的几座寺庙和古塔。临济寺则因曾经的主持开创了临济派一大佛教宗派而得名,寺里也有一座舍利塔,但整体看起来和一般寺庙没有太大区别,可观赏性一般。
形态各异的石狮们
据说是目前出土最大的赑屃,赑屃是龙九子之一,因力大爱负重所以多用作驼碑,这个赑屃我要踮起脚来伸直手臂也摸不到它的头顶。
赑屃所驼石碑顶上的龙纹装饰,赑屃大,驼的石碑自然更巨大(可惜已经碎了),这个部位看着也很壮观
开元古塔,保留了浑厚敦实的唐代古塔风范
近看广慧寺华塔
登塔顶远观,视野开阔,最近的就是临济寺和那里的古塔
临济寺的澄灵塔
寺内的莲花一盆,
让大家一致惊讶的所在是下一处景点。一上午逛完三座古寺,大家都想差不多也逛了大半,古迹风格都类似,要不就早点离开去别处吧,虽然还有两处古寺没走。最后还是犹豫着停留了一下,准备去看完据说是正定“九楼四塔八大寺”之一,最有代表意义的隆兴寺再考虑走的问题。
车到隆兴寺附近,大家都觉得这个寺庙有点不一般,开着车沿着隆兴寺的围墙走了很远,绕一个圈,还没走完,这样一个小城里居然藏了这样一座大寺庙,大家开始觉得有点意思了。
买票进寺,一进门就感觉到不同,有千年古刹的感觉。建筑保留得都很完整,庙内古木森森,气氛庄严,香烟缭绕。隆兴寺有几绝,有“河北四宝”之一称号的大悲阁铜铸千手观音,堪称中国最美菩萨的摩尼殿“五彩倒坐观音”,还有一座超大的木质转经阁。隆兴寺兴于隋朝,历代不断修缮扩大,目前保留最多的是宋代建筑,还有康熙、乾隆皇帝留下的巨大碑亭,是目前河北省保留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非常具有观赏价值。大家逛得累了,坐下来用手机搜索了一下,才发现原来隆兴寺还被列入中国十大名寺之一,真有点误打误撞遇上真神的惊喜感。
隆兴寺的规模不小,走过一重殿堂就发现里面还有一重、又一重……再过一道小门,居然最内还有一座环境优美的花园,据说是当年住寺和尚、方丈、知客僧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有修缮精致的龙泉井,鱼池、假山、亭台楼榭。我们开玩笑说,这比北京故宫的御花园还大出不少呢。我们四个人在里面逛得有了迷路的感觉,一路感叹,这十大名寺之一果然非同一般。
连续三张图都是正定特色热切丸子的玉照,这一盘是第一次邂逅照,外形朴实但味道最好
第二天再遇到是在一家环境很好的餐厅,它也变得更美更纤薄了一些,仍然好味道
我们从正定带回的热切丸子,吃前需要蒸热再切片,调蒜汁蘸着吃,老爸起初瞧不起其貌不扬的它,吃过一次之后就爱上了
第一天的饭,依次是热切丸子、蹦肝、大拌菜(当地叫碗菜)、大盘鸡、红烧鱼下巴、酱烧排骨。不是存心点这么多,是没想到菜量这么大,一盘大盘鸡我们没吃到三分之一,送的面条都没敢要,这样扎实的一桌加啤酒2瓶一共150大元。
再来说说正定的吃,每次到河北都不由感叹河北人民的实诚,吃饭便宜,量大,菜的味道也还不错。到达正定当天,我们找了一家连锁大盘鸡店吃饭,自然点了招牌的大盘鸡,但鸡肉做得一般,倒是一盘红烧鱼下巴做得深得人心。另外,顺便尝试正定特色的两道凉菜:热切丸子和蹦肝。蹦肝是牛肝切细丝炸熟,再用卤汁烹煮,这道菜大家一致表示味道不太好接受,膻味重。热切丸子则让大家在上桌之前猜了很久,端上来时,大家都不相信这一盘类似老北京灌肠的东西跟丸子有什么关系,但它就是叫热切丸子。是用肉碎和淀粉为主料,用热的肉汤拌和淀粉,再加上调味的肉馅一起制成长条肠状,表面抹上鸡蛋液蒸熟,蒸好后趁热切片食用,蘸蒜汁吃,有一种粉嘟嘟肉肉的口感,一盘瞬间扫空,四个人都喜欢这味道,第二天换地方吃饭大家又点了一次这道菜,味道略有区别,但也还是好吃,最后我们专程为它跑了多家超市,终于买到现蒸的热切丸子,打包两大条带回北京。其他家常菜也都做得不错,而且量大实惠,让我们每一顿都吃得肚歪又感叹连连,最后不得不有请大山楂丸帮助消化。
第二天的午饭,一再强调清淡一点量少一点,结果点出来菜量还是很壮观,最好吃的是左上一盘:蒜子烧深海鱼头,满口汤汁余香。其他味道也都不错,不过右上的一盘茄子确实有点偏甜。
在正定的3天,日子过得缓慢平常,早上不急着起床,慢悠悠逛街看庙,吃吃饭,回酒店四个人打打牌,睡个午觉,满大街蹿着找吃饭的地方,3天小假就应该这么过着,在正定这样的小城,所谓旅行也不需要太认真,轻松惬意则是第一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