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美食武汉首义园城隍庙楚文化 |
分类: 馋游笔记 |
说完了户部巷和吉庆街,自然就有必要说说另一条武汉也很有名的美食街——首义园啦!首义园地处武昌阅马场附近的彭刘杨路上,斜对面就是有名的武昌红楼,首义之名不用说,当然是来自于辛亥革命在武昌打响起义第一枪的历史故事(不知道辛亥革命始发于哪里的打板子啊!回去找本历史书补课去!
)。

如果说户部巷的小吃多数是武汉的民间特色,那首义园其实是个展现楚文化的都市庙会,有楚味“城隍庙”之称,近好几年的新年庙会都是在这里举办的,美食与楚文化特有的民俗表演夹杂在一起,热闹非凡。
户部巷里多是民间的手艺人做小吃,首义园则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楚乡美食大联合,集中了郭镒泰、四季美、蔡林记、老谦记、五芳斋、谈炎记等多家老字号,也有沔阳三蒸、孝感米酒、云梦鱼面、荆沙卤味等各种著名的湖北小吃。
武汉的小吃街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共性,其它城市的类似美食街大都只能对外地人吆喝,武汉的美食街是本地人去得比外地人多,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人挤人,让人不禁纳闷,怎么总有这么多闲人呢?大家都不用上班的么?所以不用担心这里食物的味道了,缺少基本的味道保障可是无法通过武汉人挑嘴的检验而生存下来的。
我们在等待黄楚芳音乐会开场的空挡里简单逛了逛首义园,算是弥补番番和煮妇没能逛成户部巷的遗憾。只是午饭吃得晚,只能走马观花的浏览一圈,肚子饱饱的,可一路走来还是馋!

进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天黑得早,没能拍下首义园的大招牌,倒是路边的一块牌子吸引了我们:“武汉地方小吃研究中心”,哇!连我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研究机构,不知道能不能吸收我们这样的吃货参加呢?

看看大概的规模,有不少好吃的哦!
首义园里的老字号,四季美汤包,这天居然没开门,遗憾!
从小吃到大的汽水粑粑,是用甜米酒加粘米粉调成糊,在柴火烧的平底锅里炕出来的,不用放油,锅的中间有一个装了水的窝,盖上盖子就利用中间的水气将粑粑烙熟,所以叫汽水粑粑,酒香扑鼻而且底部焦脆,中间又软又糯。粑粑是摊成“8”字形的,烙熟后两边一合,正好煮妇和番番合吃了一份,一人一半。
琳琅满目的荆沙卤味,知道是什么吗?从左手起:香辣蜗牛、卤田鸡、卤甲鱼、干煸刁子鱼。后面一排的左边是麻辣虾球、右边是手抓大虾,再往右我也不记得了!

也是一家烧梅老店,下次回去再尝尝味道吧!
一致公认最好喝的孝感米酒,加了多多的小汤圆和桂花,还有黑芝麻,陈皮丝,热热烫烫的,很养胃,我喝完了一大碗,卖三元一碗,比别家贵一倍,但真是物有所值!
这个也是带着童年记忆的食物——炸鸭腿,其实不真的鸭腿啊,是面粉裹了油酥面炸成的,外形做成鸭腿的样子,是没有肉吃的时候大人们拿来哄孩子的小零食,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没想到在这里碰到。
首义园里还有不少来自全国的美食,比如这家碳烤生蚝,生意很不错!我和番买了一对,分着吃了,味道么?不记得了!只觉得最搞笑的是那句广告词啊: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

其实还拍了不少呢,懒了!就发这几张吧!后悔,我干吗拍了那么多图,原本想三篇收尾的,却老也写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