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产,人们为何一边恐惧一边疯狂?

(2017-04-05 15:17:50)
标签:

房产

分类: 谈天说地

涨!涨!涨! 买!买!买!

房产,人们为何一边恐惧一边疯狂?

 

    早在又一轮 “限购令”出台之前,房价高不可攀的趋势与再不买就买不起的心理,让人们在天价的房产面前蜂拥而至,有人形容各地的房产楼市是“在一边恐惧中一边疯狂”。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此种景象?对此,分析人士多如牛毛,分析观点莫衷于是。

 

    抛开“买涨不买跌”消费心理,有人认为是“成功学”导致了人们的趋同心,如果要在一个城市立足,用什么可以证明?无疑是房产。由此推断,如果谁在北上广深有一套住房,首先可以证明你肯定是一个成功人士。这种说法是对还是有失偏颇暂不分析,因为“买涨不买跌”的市场消费学原理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与失败的基点。

 

    首先,“涨”代表的就是一种胜利的状态,而“跌”则意味着一种失败的状态。每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胜利的欲求,这是人之常情。避免失败的唯一途径就是抢占胜利的高地,你距高地越近,那么,胜利的筹码就离你越靠拢。

 

    凭借身边人或以往的个人经历,当人们发现“涨”是一种趋势,而“跌”仅仅是一种预测时,房产楼市的“买涨不买跌”便成为人们趋利避害的不二法宝。这个时候再去分析什么成功学,地位论都属于旁枝侧节,于事物发生发展的本来面貌和趋势没有决定性的因果。

 

    很显然,在各方资金与万千需求汇集的房产楼市产业中,想一夜变成“白菜价”不说是天方夜谭,也有点痴人说梦的味道。这不仅是大众的普遍认同,也是市场活跃之后的一种不可逆性。试想,如果哪一天楼市跌了,最先倒闭的是银行还是投机商?是卖房者还是中介商?

 

    再进一步说,如今高企的房价是市场所做的决定,还是消费者蜂拥之后的结果?老实说,两者都不是,但两者都有份儿。因为房产的地域性,位置感,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所以才有了所谓学区房,成熟社区房,医疗和购物便利房等等卖点。

 

    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谁是推高房价的罪魁祸首?谁是房价高企的最大受害者?以往人们总觉得是政府的卖地政策和招拍挂推高了房产,其实这只说出了表象。为什么早些年很多房产在地产开发商开发之初尽管房价也高得离谱,但却没有太离谱,却在房子越盖越多,存量越来越大的后来,房价却一股脑的往上窜,且窜上去就下不来,于是迫使人们不顾一切的“一边恐惧一边疯狂”?!

 

    回到前面的话题,房产真的开始跌了谁最担心?卖房者终归会明白“高来高去,低来低走”的道理,就居住而言再高企的房价对买房者而言也毫无意义,而对投机者来说则是不同,高时可以拍卖,低了可以回避。至于银行方面很多人担心的什么借贷风险其实都是杞人忧天,银行作为专业玩家自然有其规避风险的能力和预期。

 

    说了半天,只想说明一个观点,真想找出“一边恐惧一边疯狂”的症结,只要看谁对房价大跌的承受力即可,必须说明的是,抛开市场供求和刚性需求的因素,房产各相关方中承受力最低的就属中介商了。在房产市场里这类群体属于既不投资也无盈利,完全是平地抠饼,空手套白狼的角色,“狼来了,狼来了”喊得最凶最卖力的是他们,而在一片“一边恐惧一边疯狂”的购买浪潮里赚得盆满钵满的也是他们,算算这几年一套房仅中介费价值含量的增倍就会知道,是谁在房价高企中起了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