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畅通交通一靠文明自律 二靠科学管理

(2012-10-24 14:08:30)
标签:

交通运输

北京

城市交通

骑车人

安全岛

杂谈

分类: 谈天说地
畅通交通一靠文明自律 二靠科学管理

文/墨菲


     一个“中国式过马路”,让文明出行再度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实事求是说,“凑一拨人就可以走了,不用管什么红灯绿灯”,这种现象不能说普遍存在,也是屡见不鲜,尤其在一些大中城市人员稠密地区。但如果对此不加分析的做表层化渲染,就显得不够厚道,也难免有失公允。

    现在各地都在大搞城市交通畅通工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成为一种共识。比如北京正在开展的“畅通北京绿色出行活动”,提出的口号是:让首都的交通更畅通,让首都的空气更清新,让首都的天空更湛蓝。号召大家“少开1天车、开车零违章、乘车守秩序、出行讲礼让”。

    活动效果如何先不说,只从发起者的理念来看,就比习惯性网络热词创造,取悦网民而以偏概全的“中国式过马路”,来得更实际、更客观,更包容,也对文明建设更具积极意义。

    很显然,城市交通的组成是一个综合体,既有道路基础设施的硬件因素,也有交通参与人的素质素养,法律法规意识的软件因素。交通要畅通起来首先必须确立路权概念,然后才是文明的约束与培育。

   “出行讲礼让”不仅针对了行人骑车人,还包括驾车人乘车人。在现代都市交通领域,行人骑车人在机动化的城市交通面前,不能永远是弱势群体,交通规划与行为约束,不仅要在法律法规上体现行人骑车人的路权权益,也要在实际管理与服务中完整准确的得以贯彻。

    很早以前,长安街上每条人行横道都设立有“安全岛”,道路中间,两只半圆形红黄相间条纹的墩柱一左一右摆放在人行横道两旁,上写“安全岛”三个字。那时人行道似乎还没有红绿灯,街上机动车也少。但长安街实在是太宽了,走到中途难免会遇到过往的车辆,这个“安全岛”就成了行人的“庇护站”,可以做短暂的休息、避让。

    现如今,为了满足城市机动化的发展需要,我们的城市道路越修越多,越建越宽。为避免行人和机动车交叉的不便与混乱,人行道也都安装了红绿灯。按说这样的设计是对的,可以让大家按规则各行其道,有序礼让。

    而实际情况却是,要么,人行道绿灯亮了,马路才走了一半儿,剩下的半截就要看勇气和运气能否让你一路顺畅平安过完马路;要么,绿灯亮了,而右转机动车却挡住了行人前行的通道,过马路的人们只得在首尾相接互不相让的车辆间隙中以血肉之躯穿梭其间,即便如此,更多的时候往往是走到一半,甚至刚离开道牙绿灯又变回了红灯,这时,是该继续走,还是退回原地如此往复的等待下去呢?

    因此,“中国式过马路”表面看是行人骑车人法律观念不强,文明意识薄弱,但从具体的事例中就会看到这一命题的偏见与偏颇。正如“畅通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一样,文明参与交通,眼睛不能只盯着行人,还要注意到机动车的驾驶素养,更要结合科学的管理,人性化的关怀。

    如此,才能切实有效地不断引导和提高城市交通的文明参与水平和礼貌礼让的社会风尚。交通也才能真正意义上的畅通起来,而不是牺牲一部分群体的利益,满足另一部分群体需求的伪快速,伪畅通,伪绿色,伪文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点 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