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童心和烂漫还给孩子

(2012-05-28 15:52:19)
标签:

童心

烂漫

孩子

六一

杂谈

分类: 谈天说地

把童心和烂漫还给孩子

 

文/墨菲

 

    又快到六一国际儿童节了。过节是开心和快乐的事情,紧绷的神经可以松一松,忙碌的心情可以歇一歇。尤其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幼儿园,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时间和快乐的事情屈指可数,时代造就了幸福了一代,时代也娇贵了幸福的一代。

 

    人们总在说,现在的孩子真是很幸福,要什么有什么。但细想起来,人的幸福,尤其是童年时代的幸福真的是“要什么有什么”这么简单吗?大人们评价给孩子的所谓幸福,真的就是孩子心目中真正感受的幸福吗?答案也许是否定的。

 

    现在生活好了,日子棒了,吃点什么好吃的已经不用等到过节,穿点什么新衣服更不用等到过节,但这些对于充满着童心和烂漫的孩子而言,也许并不感到幸福,他生活的就是这个时代,他享受的就该是这些。但童心和烂漫的天性让他们依旧对世界充满着好奇,这是人类成长阶段的一种精神的需求,孩子的幸福指数也正体现在这里,而不是大人所设计所期待的那些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

 

    很显然,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幸福指向,我们不能指望每个少年儿童都像奥巴马一样“胸怀世界放眼全球”,谁不听话就收拾谁,谁不买账就斩首谁。当然,现在我们知道了,奥巴马也不是日理万机,也有休假,也保持着在沙滩上打滚,在台阶上蹦跳的童年习趣。

 

    说实话,对孩子的天性我们每个人都清楚无比,但我们却偏偏要把每一个孩子按照国家总统的标准去培养,去树立,去教育,去督促。结果就是既丢失了孩子的童心与烂漫,也瓦解了人的天性和知性。

 

    一篇短文记载了一个孩子妈妈的纠结心里,这个在上幼儿园的五岁女孩,六一前被通知要家长买园服。对此,家长和孩子都记忆犹新,因为去年就买过一次,:短裤背心,总共50 元,关键不在价格,而是质量和实用,用孩子的妈妈话说“孩子嫌背心扎得慌,结果,一次也没穿过,等于50元买了条短裤”。

 

    这次是短裙、背心,60元。基于去年的经验和教训,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妈妈与跟孩子商量,决定不买了。孩子同意了,园长不理解了,亲自找来孩子的妈妈专门谈给孩子买园服的事。对于家长的节约说和教育模式说,园长不置可否,只强调:不买园服,孩子跟别人穿的不一样,怎么演节目?怎么照相?

 

    看来,这次不仅家长的心理需要足够的坚强,对那个五岁的孩子来说也是一场厉行节约与保持团体荣誉的考验。由此可见,我们在节日里,尤其在属于孩子的节日里,我们轰轰烈烈的设计谋划着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考虑了多少真正属于孩子的需求?我们是在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的未来和成长做计谋,还是在为学校和幼儿园的脸面和排场做预谋?答案不须多问。

 

    曾向桃源烂漫游,也同渔父泛仙舟。当诗人的浪漫怀咏只能在书本上重复的时候,这个儿童节我们是该过,还是该不过?显然,节日无论如何还是要过的,前提是,让家长的悉心呵护与社会的科学培育完整的组合起来,把功力心理和形式主义排除在教育之外,把童心和烂漫交还给孩子,让孩子在全面协调的成长环境中发展才是我们最最需要思考和实践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