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粗糙的”城市化如何细腻起来?

(2010-10-19 17:52:04)
标签:

北京

垃圾分类

城市化进程

机动化

街道居委会

杂谈

分类: 谈天说地

“粗糙的”城市化如何细腻起来?

 

文/墨菲

 

    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未来的必然方向。而就现实的状况而言,这却更像是一席挑战,一份宣言,一种态度,一副决心。

 

    纵观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包括北京在内的国内各大城市,在城市的物业管理、交通出行、环境保护、生活细节上,可以说我们的城市病比比皆是,这些病症有些是发展过快因素带来的周期性症状,有些则是传统习惯留下的陈旧性病灶。

 

    不可否认,国外先进城市的规划理念,比如紧凑城市、创新城市、世界城市、田园城市等,可以给我们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可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人文、科技、绿色,每一项任务又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这个工程当中,硬件环境好复制,软件环境难积累,而我们欠缺就是对软环境的培养和树立上。

 

    据说,现在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面,按照中国13亿的庞大人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如何走科学发展之路,进行城市转型、城市升级,将“粗糙的”城市化细腻起来,是摆在政府和百姓面前极为迫切的课题。

 

    随便两个例子:物业管理和交通出行。小区越建越多,房子没盖院墙先围起来了,然后是开发商雇公司进行物业移交,看似合情合理,实际埋藏了很多隐患。大家可以算一下有多少小区的业主与物业公司是和平共处、和谐共荣的?为什么一方出钱,一方出力却双方互不信任?互有有怨气?根本原因就在于市政服务的粗糙与缺失。再一个就是交通出行,现代化、城市化、机动化时代的到来,令城市的交通需求日益旺盛,让百姓的出行选择多元纠结。城市发展到了机动化时代,人们的习惯还延续着步行时代的自由状态,交通文明、交通道德、节能减排在人们的意识里仍旧淡漠,行车无序,交通拥堵变成自然。

 

    上周,去一朋友家串门,看到门厅地上摆放着两只垃圾桶还有垃圾袋,对此我很钦佩,可朋友解释说是街道居委会发了通知,让小区居民凭房产证到居委会免费领取节能灯管、分类垃圾箱和垃圾袋。我一下恍然!

 

    城市发展、城市改造、生活环境、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之间有着太多的空间需要人们在细节上更刻意一些,在意识上更细腻一些。2010年是北京市垃圾减量、垃圾减排的重点突破年,仅垃圾分类一项就面临着极其艰巨而繁重的考验。我问过很多人有关垃圾分类的问题,十有八九答知道这事,但该怎样分类不清楚。

 

    如果我们的城市管理都能细腻到如此程度,不仅教导您如何垃圾分类,还给您免费提供便于分类的物件,多年的习惯不改也难啦。垃圾减量减排在个人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一个以千万人口计算的巨型城市而言,这项小事确实关系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市政部门的工作无论怎样细腻都不为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