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仅有血性是不够的
文/墨菲
明天,一场必定充满硝烟的大战又将在北京工体上演,由于京津两队球迷之间的历史纠结,此轮中超大战场外因素比场内战况更让人揪心,以致比赛尚未开练“文明观赛”的呼声便已此起彼伏。
我记得工体看台的显示屏旁曾长年挂着一幅标语:文明观赛事
理智对输赢。几次在现场我都对着这幅标语发呆。要说水平,这幅字不仅对仗严谨,而且平仄押韵朗朗上口,但几次我都对它的作用和悬挂于此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说实话,一场足球比赛即使再乏味,也很难让一个亲临现场的人自始至终的保持理智,否则足球的热烈与粗犷也就失去了意义,但热情与狂热还是有些区别的。中国足球很难让人得意,中国足球赛场也很难让人满意,两两相加的结果,踢球的注意力不在球场,观球的注意力也也远离了球场。我们没有一流的球队,可我们有一流的球迷。过去有人这样说过,但一流的球队或一流的球迷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为什么京津大战尚未打响,很多人已经开始担心火爆的赛场气氛?难道足球运动追求的不是火爆场面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原因就在于以往的经验告诉人们,中国球场尤其是一些特定球队之间的球场,不是火爆,是火药。曾经,一场国际间的热身赛,主角可以从球员转移到球迷,现场助威可以变成地域歧视,甚至人身攻击。这就是中国球迷,即使不是全国的大多数球迷,但绝对代表了进入球场的大多数球迷。
在很大一部分球迷的眼中,文明观赛,尤其是观看足球赛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失去了威猛的气氛那还叫足球吗?这话也许没错,关键是看怎么个威猛法。作为看台上的球迷左右不了比赛结果,却完全可以左右球员的意志,过激的言行更是伤害球员竞技发挥与竞赛精神的利器。
文明观赛事,理智对输赢原本是无须过多解读的,球迷也好,球员也罢对此都有正确的理解,为何每到关键的场次,敏感的比赛,文明和理智就被丢到了一旁?说白了还是观赛的能力和水平的问题,中国球迷,尤其是中国足球球迷观赛能力不够,观赏水平不强,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很多人到现场不是为欣赏比赛,而是扎堆起哄,很难说中国足球堕落到今天的地步,与我们的足球环境,与球迷参与比赛、驾驭比赛的低水平无关。
足球水平与球迷水平之间,也许是一个鸡和蛋的问题,就中国足球当前的局面来看,作为球迷应该更多的从自家身上找些差距,拿比赛当发泄场,拿“德比”的球员当出气筒的做法对足球事业的发展不利,更难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保持心平气和,客观公正的心理。
因此,球迷仅有血性是不够的,还要看这种血性如何发挥,发挥到何处。眼下足球打击黑赌贿赂的狂潮一再飙升,作为球迷应该提前做好迎接“晴朗”的准备,切不可让千疮百孔的中国足球一再遭遇良莠不分,清白不辨的浑浊赛场。从这个意义来说,塑造一个文明有理、注重欣赏的足球软环境,是每一个中国球迷眼下能做的唯一一件事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