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区合二区的价值体现为一种跨越
(2010-07-09 22:32:06)
标签:
四区
跨越
环渤海经济发展
行政区划
北富
北京
杂谈
|
分类:
谈天说地
|
四区合二区的价值体现为一种跨越
文/墨菲
最近几天,有关北京四区合并两区的新闻可谓热之又热,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这次行政区域整合,而所有的观点基本是通过理论上的前瞻,而体现为一种期待,一种展望。看了相关的一些报道和评论,我个人感觉,在分析和展望此次四区变两区的行政方略时,我们更多的还是应该在长远上,全局上去考量、去把握。
作为首都,北京已把打造世界城市的目标放到了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的高度,这不仅是北京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代表着中国的发展要求和和世界对中国力量的关注。很显然,面对全球经济战略和新世纪的挑战,成型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老城区的行政区划格局,已远远无法满足进一步拓展的需求和发展的要素。而我们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四区合并可以解决经济上的“南穷北富”,就难以从宏观上完整理解和准确评估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合并的价值和意义。
毫无疑问,老城区的合并有利于克服穷富差距问题,但它更大的意义还在于城市整体建设的资源优化上。北京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中心城区构成了首都城市的灵魂,而保护古都的历史文化与构建世界城市的目标同样重要。合并以后,区域均衡发展成为可能,核心区资源优势得以提升,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协调推进不再因为一条街道两个区管辖而相互打量,相互观望,古城区的文化气质与文化底蕴将得以最大限度的展现。而打造世界城市更是离不开“北海、景山、故宫、天坛”等为符号的中华文化元素与国际级的文化标志做核心支点。
世界级的城市核心区除了全球商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环球总部等经济建构外,城市文化是其必备的征服世界的要素之一,可以想见,经过全新整合的四个城区,从古城保护到文化传扬,从环境设施到区域谋划,都将为繁荣文化、发达产业提供更有利的创设发展的机缘和条件。
如果我们的目光只停留在城市的拆迁改造上,我们的期待只限于北京局部的开发建设上,四区变两区的变化在我们的眼中也许就是个数字的加减,数量的取舍。而当我们把关注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北京的地理地位,扩展到华北、扩展到京津产业发展带、扩展到环渤海经济发展圈、扩展到北京与全国的关联、首都地位与世界经济的纠结上,我们就会看到一种胆识,一种决心,一种跨越式发展的谋划与气魄。
当然,既然是一种跨越,就会带来一种取舍,有朋友表示“崇、宣”两区从此归入了历史,这是一种感情的寄托,无可厚非。但有一个不能忘记的史实是,没有50年代东单区、西单区合并成的东城,没有同一年代东四区、西四区合并成的西城,金融街也好,总部经济带也罢,不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规模优势,而资源投入上“北高南低”的现象也不会大规模显现,这本身其实也是一种跨越。区别在于50年代的跨越是管理上的跨越,今天的跨越则是理念上的跨越。因此,这种跨域才会被更多的关注,更多的解读,更多的期待,更多的怀念。
“风物长宜放眼量”,四区合二区也许是历史的抉择,更许是跨越的舒展,让我们站在这个历史的起点上,细数曾经的往事今夕,展望未来的中国力量!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