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时事评论 |
分类: 谈天说地 |
百姓更关心“后油价”时代的CPI走势
本月1日,成品油价格的再次上调,成为刚刚进入冬季的人们热议的话题。但议论归议论,油价的不断彪升的事实让人们明白:此次调价既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是最后一次。而且,最终将稳定在哪个合理价位专家都喊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那一国家可以宣布自己为净土。今年开春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连续上涨后,于近两个月加速上升,9月13日和10月25日分别突破了每桶80美元和90美元。10月29日冲至每桶93.53美元,屡创历史新高。这个价格比今年年初上涨了40美元左右,涨幅超过80%。而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接近50%,不受波及是不可能的。
油价高了,有车的,上下班可以选择少开或不开,没车的,更不用担心多掏银子。因此,百姓所关心的其实不是汽油涨价,而是与其相关产品的市场物价走势。
前一段时间猪肉价格上涨时,一些地方出现了搭车涨价和哄抬、串通涨价的现象,对此,国家有关部门依法采取了措施,及时地制止并纠正了这种行为。那么,此番油价上扬,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如何控制?怎样调整到一个合理的价位?不仅是百姓关心所关注,所关心的事情,更是考量政府相关部门行政能力、行政效力的关键所在。
根据媒体报道,日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保障成品油供应,稳定市场物价。尤其提到了要“稳定粮油肉市场。组织好粮食、食用植物油、猪肉等主要食品的市场供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地方储备小包装成品粮、油,切实做到不断档、不脱销。继续加强主要食品的价格监测,密切关注价格走势,稳定食品价格。”并提出了“要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电话作用,及时受理群众举报,严肃查处违法案件。特别要加强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道路客运价格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规定的涨价行为。”
一个国家部委的宏观部署,不仅细到粮、油包装的规格,粮油供应的细节,价格补贴政策,更提示了便于百姓举报监督的特服电话“12358”,由此我们似乎看到了政府在安定百姓生活,稳定市场物价的决心和作为。
在原油、成品油价格倒挂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油价的上升趋势将不会就此打住。而关系百姓民生的吃穿住行等一系列基本消费品--粮食、食油、肉、食、蛋的有效供应并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体系,不仅是当前也是今后时期必须面对的长远问题。它直接影响百姓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承受度和实际享有的生活质量水平,也是稳定群众生活的十分关键的环节所在。
前一篇:物业管理向服务转变尚需努力!
后一篇: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