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6年1月8日早晨9點鍾多,我和先生手牽手,在台北街頭走著。我們要去上課。
【城市的氣質,人的氣質】
天有些陰,空氣有一種安靜沉默的味道。
我們穿過好幾條街,開門營業的鋪子寥寥無幾,街上行人不多,擦肩而過的,多是一些早起的老人家。一家看起來舊舊的永和豆漿店前,排著長長的隊,鍋裏滾燙的熱氣,飄在空氣里的屬於柴米油鹽的氣息……這個早上,這座城市按部就班又深情款款的樣子,讓我心裡面很感動。
想起昨晚,走在熱鬧的忠孝東路上,與人潮相遇,幾乎可以用摩肩接踵來形容。哇,不僅酒吧菜館咖啡廳全部爆滿,路邊隨處可見三五成群聊天小組。結束了一週工作的年輕人,離開辦公室,衣著光鮮亮麗,神色輕松地享受著週五夜晚的時光。他們的臉上,是活力滿滿的笑容,看得出懷抱著對未來的憧憬。
先生打趣我說:“他們為什麽眉頭都那麽舒展呢?找不到一個像你這樣皺著眉頭的人呢。”
唉,關於這一點,我也很想知道答案。我的少女時代就開始習慣鎖住眉頭了。學習敘事這幾年,尤其是這12月之間,三下台灣,才讓我學會生命到底該怎麼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這是台北白天與夜晚的不同面貌,也是生活在台北的人,活出來的不同氣質。我都很欣賞。
於是想到,我其實也還在學習,既如何既能活出我的深情專注,又能放鬆自在地過日子。以及,兌現我昨天給自己的承諾,在婚姻里,做一個放鬆自在的妻子,以及未來要成為一個很有耐心、心裡有空間的媽媽。
所以,這次,我又帶著聽故事、懂生命的動力,來參加錦敦的工作坊。
【可以被坦陳的不完美,變得這麽美】
我們找到了上課的場地,合一知見中心。第一次要跟一群台灣在地朋友一起上課,我還真有點緊張呢。
再見錦敦,他的臉上,依舊是像南部燦爛太陽一般的笑容。
就像,接下來一位學員講的一個故事。本來,她在來上課的路上是有點著急的,可是,當她認出出現在書裏的錦敦,走在街上,帶著似乎不屬於四十歲男子的熱情笑容,她瞬間就被感動了。
錦敦說,現場有一大半的人,是我不認識的。我是很容易害羞的人,你們看我一直在東弄弄西弄弄,其實昰因為我害羞得不知道要怎麼開場。
哈哈哈哈,大家爆笑。
其實,我也是這樣的。
他是在用自己的真實內心故事,在說,害羞這種事,其實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吧,本沒必要掩藏。
可以被坦陳的“不完美”,就可以被看見美好的地方。
他說,我必須要跟人有連結以後,有故事和生命的流動后,我的害羞才能有個“去處”。
我被這句話,感動了。
讓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有一段時間,可以流走,給它一個溫暖的所在,被安放。
敘事,就是這樣去尊重人、尊重人的真實。
這是我堅定不移愛敘事的原因之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