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幸福的1000张面孔33
(2015-12-20 19:24:52)| 分类: 写作 |
《幸福的1000张面孔》为马冉冉原创。请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不允许复制、转发至其他平台。
若您喜欢,请直接转载此链接。
第33章
我的心,像在油锅里,用文火慢慢煎着。
上班时,躲在格子间里,默默垂泪。下班回去那个空空荡荡的家,墙上只有我一个人的影子。
曾几何时,我以为,这不过是我与男友结婚之间的过渡性居所。现在只怕不知道要住到何年何月。
我不能告诉父母,说了,大概他们除了唉声叹气,抱怨我不听劝告,早点把结婚证领了,现在煮熟的鸭子飞了吧,也不可能给我任何帮助。或许,他们还会一天三个电话提醒我,年纪已经够大了,要赶快相亲找人嫁掉。
我不想听见父母的声音。
朋友?我早就很多年没有朋友了。交际圈子,不过几个年龄相仿的女同事,也不过是午餐一起吃饭的交情。
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小城市,我除了他,别无第二个真心相识的人。
而他,负了我。
我梦见佳文。
与我从小在一个机关大院里长大的女子,曾经情同姐妹。
可我们那么不一样。我自小就是清汤挂面的长发,而佳文是男孩般的短发。我放学就乖乖回家,坐在窗户底下的写字台,按照妈妈的要求,先做完作业,再一页一页写钢笔字帖。而佳文,永远跟着一帮小孩上树、钻防空洞,不玩到昏天黑地,绝不回家。在学校,我乖乖听班主任的话,做班长,冬天不忘叫妈妈从单位拿凡士林,送给班主任擦手。而佳文,却谁的账也不买,疯玩疯跑。
有时候,我还真羡慕佳文。
可是妈妈说,女孩子家,总是要嫁人的,疯疯癫癫成何体统。
那年,我们俩读高二。为了节约上下学路上的时间,两家父母商议让我们住校。没有暖气的寝室,我们住上下铺,经常冷得要把被子都凑在一起。两个人就躲在被窝里,悉悉索索地聊天。
课桌上小山一般的教材,似乎也镇压不住青春的蠢蠢欲动。我暗恋上一个男同学,仿佛每天只要看到他瘦高的背影,就会觉得甜蜜,是我一张又一张模拟题缝隙处的微风。
一节体育课,我和佳文同时请假见习。俩人躲在校门口大草坪的矮树丛后,晒着太阳,聊天。我帮佳文挤脸上的黑头,佳文嗷嗷喊疼。
忽然,佳文问:“你未来打算做什么呀?”
我茫然摇头,我的事情一向都是由父母做主,小到今天穿什么衣服,大到读哪所学校、念文科还是理科。
佳文说:“寒假,我要去北京上英语强化班。”
我傻乎乎地问:“你英语已经够好了……期中考试,比我多考20分呢。”
佳文白了我一眼:“天外有天,知道不?”
我记得,等再开学,佳文就像变了一个人,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简直像拼了命一样。过去,佳文只算得上是有一点小聪明,成绩除了英语之外,都马马虎虎。我好奇佳文为什么突然开窍。
佳文只说:“真的是天外有天。北京卧虎藏龙,吓死我了。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是各地来的精英,他们想的不是高考,而是未来可以出国念书,还是高中生,瞄准得都是雅思、GRE、托福什么的。你说,这些比我聪明的人,比我还努力,对人生更有计划更上心,你说这样要不要命?我一下就觉得自己是个井底蛙。”
我说,那就不要比啊,反正人比人得死。
佳文摇头:“不是这样的。这次去学英语,可算让我明白了,在咱们这个小城市里,就像活在夜郎国里。咱们父母可以在一个单位,就能干一辈子。可是,外面的世界,早就不一样了,混吃等死、坐吃山空的日子,大约也快到头了吧。
我,很想让我的人生不一样。你懂吗?就是过一种咱们这里的人还没想象出的日子,然而别人早就已经把它付诸现实了。
你能看见你未来的样子吗?
十年后、二十年后,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做什么工作,在哪个阶层,天天和什么档次的人接触?”
我没想过,却讥笑佳文是被那所著名英语培训学校的老师给洗脑了吧。
佳文点头:“何止洗脑,三观尽毁。却也终于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高中剩余的时光,佳文和我同样都在为高考而搏命。
然而,那种博,似乎又是不一样的。佳文为了她的梦想。而我呢,似乎只是在为了完成父母的期望。
佳文没少叮咛我早立志立大志,可是,我还是觉得女孩子平平淡淡就很好了。干嘛要那么累呢,拼事业的女人,都会变得很腹黑尖刻,遇到的男人都是小白脸,图她的钱。搞不好还要众叛亲离的,很惨。电视剧里不都这么演嘛。
妈妈说的,女孩子家,总是要嫁人的,安安稳稳最重要。
后来,佳文如愿考去北京一所重点大学。
我也考上了一所还不错的地方大学,只可惜学校所在地是个不入流的小城市。
再后来,我就遇到男朋友,过着手拉手、拎着暖水瓶,去自习室看书的日子。
毕业那年,为了留在一起,我选择在这个城市安定下来,去了父亲老友的企业。
而佳文,慢慢地,就在我的生活里褪色了。
佳文只读到大二,就自己申请到去英国留学的机会。
一开始,我们还在网络上有联系。
我知道,佳文在那边课业很重,不停要上交各种作业,有时候忙碌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我知道,佳文有时候半夜会累到失声痛哭。
而我和我的室友们,混到大三大四,终于可以幸福地在宿舍里,睡到日上三竿,东倒西歪,躲一切能躲过的课,嘻嘻哈哈打扑克。
我们的联系就慢慢少了。
再后来,佳文的父母自己买了商品房,也从大院里搬走。
丢过一次QQ后,我们终于杳无音讯。
像一朵白白的浪花,消失在沙滩上。
只不过,妈妈偶尔会在过年时,念叨起佳文,说:“前几天在街上碰到佳文爸爸了。啧啧,佳文还真是有出息啊,小时候倒看不出来,你成绩比她还更好一点呢。不过,没事,女孩子文静乖巧就好,总是要嫁人的。有个好归宿比什么都重要。听佳文爸妈说,她还是一个人,你说一个小姑娘,在异国他乡,也怪可怜的……”
在这些年,我有一个相爱的男友,而“佳文还是一个人”,是我唯一觉得自己胜过佳文的筹码。我无数次在心里描绘着一个场景:
愁云惨淡的英国街头,一个来自东方的女孩,孤苦无依,一边走一边流泪。身边金发碧眼的老外都歧视她,她不快乐……
我觉得自己应该同情佳文的。
可是,这个夜里,我忽然想到这个儿时的玩伴,想起她的那句话:
“你能看见你未来的样子吗?
十年后、二十年后,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做什么工作,在哪个阶层,天天和什么档次的人接触?”
”
我想知道,在自己莫名其妙被人偷走最后一个胜利筹码的时候,佳文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很快,我就辗转打听到,佳文一年前已经回国,定居北京。
夜晚,我发短信过去。
佳文的电话立刻打回来,欣喜异常。我们絮絮说着这些年的事,直到手机发烫,就像高中时代的被窝卧谈。
佳文笑嘻嘻地问:“什么时候能吃你们的喜糖啊?我还想当半年呢?”
我说:“已经分开了。他爱上别人了。”
一阵哽咽。
佳文沉默半响,说:“那你心情还好吗?心里一定很痛吧。”
我忍不住大哭。
待我心情平复,佳文提议:“你的年假还有吗?来北京找我玩几天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