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写生命故事(一)寻找小野马

(2014-09-12 14:25:38)
标签:

情感

从伤痛中开出最美的花

活出你的女人味

马冉冉

分类: 修心

马冉冉/

 

 

今年的中秋节,和男友一起去看了热门电影《分歧者:异类觉醒》。

故事讲述了在未来的芝加哥,为了稳定地管理,社会被分作五大派系,每个派系都是纯粹的美德,每个人都将进入一个派系被培养。这五个派系是:友好、诚实、博学、无私、无畏。每年都有一个固定的日期,所有16岁的人必须在这一天选择他们余生将要奉献给的派别。而女主角翠丝兼具无私、智慧、勇气三种特质,被称作“分歧者”。他们天生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无法被驯服,于是被视作社会不稳定因素,遭到各派追杀……

散场后,某人问:“我是哪一派?博学派还是无畏派?”

我很奇怪地反问他:“为什么你不能是分歧者?每个人的内在同时包含有博学派、诚实派、无私派、友好派、无畏派,甚至无派系者的全部基因。为什么你不能是分歧者?”

 

这个问题,也许是问给我自己的。

为什么我不能是分歧者?

为什么我不能同时具有美德也有丑陋?

为什么我不能又勇敢又智慧?

为什么我不能又友好又真实?

为什么我一定要被纳入某个“标签”之下,在某个派系中得到容身之地?

为什么我不能按照本来的样子那样活着?

 

“我是要做分歧者。我相信大多数的人都是分歧者。即使你表现得无私或者无畏或者诚实或者友好,你的内心深处也必然有更多的自己,被无意或者刻意地掩盖着。是屈从与现实,一直掩盖下去?还是展现人前,让自己身处险境?没有答案。因为选择,尤其是对于人生的选择,无所谓对与错。只是,当有那么一天,面对自己内心的喝问时,你是否会因为没有发出一个与安稳世界相反的确是真正自己渴望的声音而后悔。”维罗尼卡·罗斯,《分歧者》小说的作者,一位80后的美国女性这样说。

 

如果不能,只是因为我们害怕。

就像此刻我坐在这里,面对着电脑,内心平静,而情绪起伏,有莫名其妙的眼泪在心中奔涌。“我找不到我心里的小野马了。”

这句话一下冒出来,忽然就有好好哭一场的冲动。那个在童年时赤脚走在田埂上,奔跑在风中,敢上山下河,面对星空感叹宇宙浩瀚的勇敢无畏的女孩,去哪里了?那个曾经用尽生命全部力气去找寻爱,却遍体鳞伤,因而走上觉醒道路的懵懂女孩,去哪里了?那个在长达三四年里,不打麻药地给灵魂动了无数次手术的女人,去哪里了?为什么在今天,她还是常常被我搞丢?

 

如果有人对我说:“你不要再写这样无意义的爱情小说了。”我会害怕。虽然我根本写得不是爱情小说。

如果有人对我说:“你所传授的只是术不是道。”我会害怕。虽然我热爱的叙事疗法以那样高频的慈悲能量,唤醒了许多人。

如果有人对我说:“你不究竟。怎么断生死、了凡成圣?”我会害怕。我真的会害怕。

 

在害怕时,我开始书写。

“我要写文案,而我好怕好怕。怕什么。我在怕什么。怕我辜负大家,怕我做不好,做不了别人那样好。怕我耽误别人。曾经有人说过我会耽误别人吗?谩骂,臭巫女,黑暗的婊子,下流货色,病人……我做错什么了吗?我做错什么了吗?我只是想教会人们如何去爱。我做错什么了吗?难道只有你们男人说得才是对的吗?你们的客观冷静理智就是对的吗?你们用缜密的大脑推算出的一切才是对的吗?我们女人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只因为我们感性、敏感、脆弱吗?

我不服。我深深地不服。

就算你们打死我,我也不服。

你们可以一万次毁灭我,我也不会放弃女人的爱与天赋,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权利。你们无权剥夺。你们这些坏人,狗杂种,王八蛋,你们黑暗又恶心,却又做出满脸正直的样子。我唾弃你们。”

我被这样一连串的愤怒吓倒了。它

们埋在灵魂深处,如同鼓足最大的勇气,赤身跳入暗夜的河流,直到你潜入无底的河床,从腐烂肮脏的淤泥之下,再次看到的光亮。

我终于知道我在怕什么了。

 

一位朋友曾跟我说,她感受到我有一股对男人很深的愤怒,我原本以为是灵魂旅程中爱情上遭遇背叛、分离的痛苦造成的那种。但就是昨天夜里,我忽然醒悟到,从小到大,有几次我的身体会没来由地突然变胖膨胀,不可遏止,那时我的身边必定有一位以“统治者”或“教宗”形象出现的男人,我的父亲,我工作后第一位领导,以及我的男朋友。

他们看起来非常疼爱我、宠我,但是我内在感受的那种评判、不被接纳的压力,会用体重的方式呈现出来,藏都藏不住。我相信,他们绝对是爱我的,并非有意要“伤害”我,而我因为内在累积的来自于过去世的恐惧,会被那种男性的强权、一言九鼎,不停地被戳戳戳戳。

前几天,就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我跟男友一起去打禅七,老师让我们练习用灵性去唱出禅诗的韵律。后来我站起来,用非常原生态的方式、颤抖的嗓音,唱了“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唱完坐下,我的心怦怦直跳。他似乎想跟我说什么,(不听我都知道他想说什么),我就装成做别的事情去了的样子。

几天后,他还是“抽空”告诉我,“你怎么能唱得那么土,你这个插秧妞……”

我忽然放声大笑——“对,我真的就是这么土。因为我听到我心中的旋律就是这样的。我就如实唱出来了。”

根本没有好坏,根本没有对错,是吗?

而他这样善于用脑的男性,他并不以为他是在评判,他只是用很“一言九鼎”的方式,说了他的想法。而我心中那个对男性“诚惶诚恐”的小女孩,就信以为真了。

这种事情,在我们相处的一年多,发生了无数次,导致了很多冲突。

比如,我反复地说,我很累,不想要见朋友,或是我在上非常私密的工作坊,请不要叫朋友来参观工作室,他表面会答应。但过几天,他就会循循善诱地教育我:“你看你都不大方,你看你都敞开,你看你都不无私……”

真的,多少次我都听到我内心在咆哮:“大方你妹!无私你妹!付出你妹!”(哈哈哈哈)

他觉得他是对我好,很委屈。而我,被压抑了真实的感受,更委屈。

直到一个朋友说:“他是用脑袋说着玩儿的,你却用心当了真。”

是啊。一个软弱无力的“小女孩”,被男性权威评判的种子,埋在灵魂的深处,要让我说“不”好难。

作为女巫,被宗教人士打压的种子。作为女性,被封建伦理压抑的种子。等等等等。

而当我终于看明白这一点,我才终于敢说:

“我不爽你!”

“我就是不要!”

“滚蛋!”

 

仅仅是行文所至举个栗子而已,不代表我男朋友的全部哈。(刚刚征询完他的意见,我可以在文章中吐槽他么,他微笑应允,多么大度的男人。)

 

随手翻开《与狼共奔的女人》,第178页,赫然写着:“老妇人的形象通常象征着尊严、教诲、智慧、自我了解、遵循传统、循规蹈矩和丰富的经验,以及不拘小节的习惯。……那就意味着精神中本来应该保持火热的那一部分将会遭到冻结。原本鲜活的生命力会被禁锢起来,或是遭到眼中的扭曲。……让自己的思想和生活从‘主流’中脱离出来,开发自己独特的天赋与才能,是女性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它可以使得女性的精神和灵魂免受奴役。……然而在故事里,女孩顺从了老妇人哪些干枯的价值观。这时她就丧失了原本天然的野性,陷入了需要‘重归野性’的境地。”

 

小野马,代表无拘无束的天性。

女神,代表与源头之爱连结上的荣耀与光芒,

女屌丝,是妥协于主流价值观惯性的活法。

娼妓,在某些为了得到爱而四处乞讨的时刻。

贞女,在所有捍卫神圣的地方。

……

女人,太丰富了,太多彩了。无法被定义。

所以说,人性、兽性、神性,一个都不能少。整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有足够的深度去容纳生命的存在。切掉任何一个部分,都变成干瘪的、分裂的。

我后来想到一个隐喻,来形容我这半年来的感受,我像被一张网捆束起来了,教义、规范、奉献、使命之类的,带着强烈男性思维特征的一张大网,几乎要让我动弹不得。

想写一些直抒胸臆的文字,贴在朋友圈,第一个反应常常是,不会又被评判说“不究竟”、“落两边”之类的,又被说成“你不喜欢是因为触动了你的旧模式”,那老娘就是不要啊、就是不喜欢啊。

不让人说真实的感觉,那是要存天理灭人欲的节奏吗?动次打次动次打次……

我不要再活在任何人的评价里。包括佛陀再世,我也不要!(but,佛陀也不会有空评判吧。)以我们人的观念,去评价别人的观念,简直就是“你比我还黑”嘛。

 

2008年—2011年,几乎是我在父母面前最抬不起来头的三年,比当年没考上高中走后门塞进去还抬不起来。我爸给我的封号,从“剩女”“必剩客”一路升格到“斗战剩佛”,搞得我每次要买火车票回家,都得运气半天。我害怕看到他们热切又失望的眼神,那眼神跟菜农看见大白菜烂地里卖不出去的表情,一样一样的……每次听到有人安排我去相亲,我妈那颗重燃希望的心啊,我站在首都遥望山东都能看到,放光芒呀亚克西。

有一次,他们来北京,我挽着他们去鸟巢散步。我妈看着兴高采烈一路哼着小曲的我,哭笑不得:“孩子,你心真大,还这么没心没肺的傻乐,我都快愁死了……”

我说:“妈哎~我只是没找到男朋友,我又没得绝症,我不能高兴吗?”

 

看《人物》周刊的报道,最近北京上演了一部《剩下的独白》的话剧,15位“剩女”站在聚光灯下,讲述自己作为“剩女”的故事。

一个奔三的姑娘说,她最无法接受的是父母口中的“对婚姻的妥协”。“小的时候学钢琴,我爸爸从来没有和我说凑合凑合弹就行了。考试的时候,老师不会和我说凑合凑合考就行了。工作的时候,老板更不会和我说,这个项目凑合凑合做就行了。但是当我面对我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要找到对我人生最好的那个人的时候,为什么大家却要和我说凑合凑合就行了呢?”

又想到微博上看到一段子:“这个暑假听到的最离奇的话就是‘柯震东才23岁,还是个孩子;黄多多已经8岁了,不是小孩了’。”分别针对的是柯震东吸毒事件和《爸爸去哪儿》里黄磊的女儿。

呃……

群众的眼睛,并不总是雪亮的。

群众的价值观,总是混乱的。

那真是不离颠倒梦想,永不涅槃,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你若信他们的“种种说法”,所谓主流价值观,能有好日子过吗?

 

有一次工作坊来了一个姑娘,长得小小的,很清秀。她就坚定地认为她长得很丑,不整容是没有办法找到好男人爱她的。大家无论怎么说她清秀,她都翻白眼,觉得大家在忽悠她。

后来我问她:“是谁告诉你你长得丑的?”

她说是她身边的“兄弟”。

我再问:“那你为什么宁可相信你的兄弟,而不相信我们呢?”

她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其实,我知道答案。因为他们离她的生活更近,不断耳提面命,就变成了一种“催眠”。“催眠”会唤醒人心中早已有的不自信的“种子”。之所以你相信别人的话,是因为你心中也是这么看待自己的。“你本来就很美”,你不信啊。

我们差不多都是这么看待自己的。对不对?

“我不够努力”“我没出息”“我不上进”“我没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我长得不漂亮”“我再不嫁出去我就完蛋了”“再不生孩子我就生不出来了”“我已经30多岁了,结婚了有孩子了,人生还有什么指望”“我又不是富二代,我哪有能力追求梦想”“我就是这样的命运,好不了了”“他不爱我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要事业成功,我要家庭美满,我要很多很多爱,这样才代表我有价值”……

这些话,好好想想,从小到大,是谁灌输给你的?这样的信念,是怎样被“社会建构”起来的?

我们被“催眠”得有多么深,你知道吗?

 

昨天,走在北京最繁华的CBD区,看着地铁里衣着光鲜的男男女女,我真的有一股冲动大声喊——

你们知道,这只是一场梦吗?

 

待续

 

 

“唤醒你内在的女神”(初阶)第四期

这是一个非常女性的工作坊,优雅、温柔、慈悲、真实。
在三天中,我们将共同探索身为女人的生命密码:
一、故事疗愈:
用心说出生命的经历,释放痛苦之身,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二、灵性书写:
接受宇宙智慧的引领,走入光中,回到爱中,成为自己人生的编剧,允许更好的事物进入今生。

三、艺术疗愈:
以音乐、绘画、电影,在其中发现美、拥抱美,感悟人生智慧。

四、光的能量:
学会利用宇宙的光线,开启你自体的光能,加强吸引力法则的效能,创造你想要的生命奇迹。

五、改变生命美学:
慢下来,欣赏美,于寻常生活中体验能量的滋养

六、跳舞:
在身体层面工作,激活细胞的活力,跳出你千娇百媚的女人味

七、爱自己:
“看见”那个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看见”那个经历伤痛却从未放弃、始终努力的自己。
当你能够理解自己时,爱就发生了。

“唤醒你内在的女神”工作坊(初阶)第三期报名中
上课日期:2014年10月2日—4日

报名截止日期:930日

价格:4800元(特别优惠价4000元)
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招生人数:15人。
报名方式:请将您的姓名、联系方式、城市,发送短信至13720058708(刘小姐),或发送邮件至 1474195080@qq.com(注明工作坊报名)。
付费方式:
请您先报名确认后,再付款。
付款成功后,请发送“姓名+手机+汇款金额+女神工作坊”到“13720058708”,以确认你的上课席位。
马冉冉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双桥支行 4367 4200 1172 0258 019 马冉冉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北三环支行 6225 8801 2532 9426
马冉冉 支付宝 ritama0612@163.com
上课及住宿地点:报名确认后将统一发送详细信息给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