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地生活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 |
最近在学习好好打理自己的生活,将《心探索》36期所倡导的“生活的艺术,艺术地生活”理念贯彻到底。
主要是我受刺激了,别人的家都是艺术品,而我像住在一个仓库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个长假过后,房间变化很大哦,尤其多了很多美丽的细节。
第一步是清理,过季的衣物杂志,没用的和不喜欢的零七八碎,不喜欢的礼物…通通扔掉,流转到需要的人那里,它们就又能重新有使用价值。
最让我得意的是厨房,一个蒙尘已久让我失去做饭乐趣的地方,在“扔擦换”相结合的攻势下焕然一新。
扔:扔出去那些无用的,吃的用的脏了就扔;
擦:储物架窗台墙壁什么的擦见了原色;
换:换筷笼,换调料盒,换碗盘,都是我原本就有的,只是一直没用对地方。
厨房清理出了巨大的空间,处处放光彩。
第二步,允许自己使用美好,那些一直搁置起来留待以后有家再用的心爱之物,现在就拿出来。
青花玲珑的碗,是去年从景德镇背回来的,爱不释手,但一直当摆设蒙尘,现在要用来喝好汤、吃好饭、装好菜。
小音响,好久没用了,因为每天开电脑扯线都太麻烦了。现在从卧室移到客厅,直接连手机、连电脑都方便得很。
早市淘的纱窗帘,自己在墙上楔了钉子,扯上铁丝,用夹子挂上去,美呀~尤其落日余晖的时候,太美了……
还有就是音乐。我之前还说,我有多久木有认真听过音乐了。感谢D同学,让我重新感知到音乐的美好。小小的音响架起来,就着已经包月、不限时的无线网,趴在虾米上听歌,或者听我的库存。音乐成为房间无处不在的装饰。
第三步,艺术生活的小创意。淘来便宜但图案很大牌很大牌的方巾,用万能黏土糊上墙,变身神秘又美丽的壁挂。
无用的鱼缸,倒上水,放两个水蜡,觉得单调,再剪两朵小雏菊搁进去,就成了浪漫的发源地。
旧茶几 ,用旧的方格围巾铺上,再压上塑料桌板就焕然一新了。在隆福寺早市7块钱买了一块红色的千鸟格布料,给小书橱换装。压了好多年箱底的玫红色民族风布料,变成衣橱的外包装。
大个儿的豆浆瓶,插一支玫瑰,摇曳生姿,变身别致的花瓶。
风干了的小雏菊,简短枝干,插进玻璃板,就成了音响上的插花。
我自己是觉得干得还不错啦。而且室友MM都不在哦,等她回来应该会吓一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