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给小爸爸小妈妈的书和电影

标签:
育儿 |
分类: 写作 |
《宝贝,宝贝》
周国平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年1月出版
这是一本“爸爸”记录女儿从出生到上小学的书,但仍万分值得推荐给妈妈们阅读。
当年那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周国平中年痛失爱女的悲恸,打动了天下无数父母。而这本《宝贝,宝贝》的主人公则换成了妞妞的妹妹——啾啾,一个同样聪颖、敏感、可爱、善良的小女孩,幸运的是,她比妞妞多拥有了健康。她的到来与成长,给几乎可算是老年得女的周国平极大的慰藉。他说:“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爱他的一个普通的女儿,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全部理由。爱,这一个理由已经足够。”
女儿是周国平的宝贝,但凡见过他与女儿相处的朋友都说,没见过他那么痴情的爸爸。而读过书中啾啾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很难不让人爱上这个小不点。
啾啾语录一:妈妈,你小时候不认识爸爸吧?爸爸也不认识你吧?有一天,你见到了爸爸,说:“哈,你不是啾啾的爸爸吗?”爸爸也说:“哈,你不是啾啾的妈妈吗?”你们就认识了。
啾啾语录二:你老了以后,在另一个地方会生出一个人,和你长得不一样,但那其实是你。
啾啾语录三:我和你不一样,自己是自己,外表是外表,快乐是快乐,就像有许多篮子,不会混起来的。
啾啾语录四:你们死了,我不让火葬,让土葬。我把你们埋在一起,这样你们还可以相亲相爱。我死了也和你们埋在一起,还是你们的小贝贝,不过那时候我已经是99岁的老太太了。
《有我,你别怕》
作者:卡特琳娜•谢(Catherine Chaine) ,摄影:马克•吕布(Marc Riboud)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年4月
卡特琳娜,法国著名摄影大师马克·吕布的妻子,他们有一个先天智障的女儿,痛苦让这位母亲几乎被击垮。直到22年后,她终于提笔写下这本薄薄的小册子。
作家安顿说:“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作者的诚实。她诚实地告诉读者这个世界上可能真的没有天生完美的母亲,她诚实地记录了当她第一次面对自己的女儿是残障儿童这个事实的时候有多么愤怒和无助。
”
克莱芒丝小的时候在专业的医疗护理机构生活,随后跟照顾她的奶妈一家生活,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被爸爸妈妈接回自己家,享受小公主般的待遇。青年的克莱芒丝在福利厂有自己的工作,有好朋友也有男朋友,像一个正常的人一样生活。只是她在很多时候还是像个孩子一样对这个世界纷繁的人际和感情世界感到困惑。
《我讨厌妈妈》
作者:(日)酒井驹子
南海出版社
2007年6月
一部神奇的绘本。
全书的文字加起来没有几个,甚至也没有几幅图,通篇都是小兔子对妈妈的满腹牢骚:没帮他洗袜子啦,常常对他乱发脾气啦,一直催他快点、自己却慢吞吞啦,自己看电视剧却不准他看动画片啦,礼拜天一直赖床让他饿肚子啦……最令小兔子不满的是:“妈妈不愿和我结婚,就算我长大了也不行。说就算我长得再大再大再大,也没有办法和我结婚。可是我,只想,和妈妈结婚呀!”小兔子气得想离家出走了。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又见到我,妈妈高兴吗?”妈妈说:“当然高兴啦!”
故事结束。一个看似“小题大做”实则温馨无比的故事。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
作者: (美)海姆·G·吉诺特
京华出版社
2004年09月
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他们发现自己说出来的话正是以前自己的父母对他们说过的,发现他们正用一种自己也不喜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他们原本没打算这样的。
教育孩子,光有爱是不够的,光有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该书在美国的销量已经超过500万册。
《幼儿园》
纪录片
导演:张以庆
地区:中国
时间:2004年
“在中国在武汉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纪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从2001年5月开始,湖北电视台编导张以庆花了三、四个月时间进行观察,之后用了14个月拍摄了5000分钟的素材,经剪辑后形成近70分钟的正片。
陈志鹏、马玉兰、高秀哲、陈永正……也许可以代表这一代孩子。“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交警也收钱,我干爹是交警,他就收别人的车。”“有钱要分给领导,不分不行,领导没钱了怎么办?”“亚洲别的国家足球都在进步,只有中国还那么差。”“土耳其这个国家很怪,大部分在亚洲,小部分在欧洲,他却为欧洲踢球,也许是因为亚洲足球太差了。”“我选择快乐,因为钱买不到快乐。”“他们太痛苦了,跑也跑不脱(回答对911有什么看法)。”
尽管他们的心智远未成熟,但价值观、世界观已然基本形成。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幼儿园这个特殊的场域成了社会的一个缩影。
顽皮的马玉兰,在幼儿园不断遭到老师的责骂,只因为她妨碍了老师对群体的管理;孩子们半夜睡得正香,却被强行拉起来小便,因为老师担心他们尿床……在那些复杂的人际交往当中,有着无形的攀比和隐含的暴力。这种攀比和暴力,有时来自于孩子们之间,有时也来自于不负责任的老师。
儿童就是微型成人。有时我们不愿相信,但确实是真的。
在线观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5MjI3MTQw.html
《阳光宝贝》
导演:托马斯·巴尔姆斯
地区:法国
上映时间:2010年05月07日
从北美洲的美国到亚洲的日本,再到非洲的纳米比亚和亚洲内陆的蒙古,《阳光宝贝》忠实地记录了四个婴儿从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到呱呱落地的襁褓之中,再到走出其人生第一步的过程,当中夹杂了父母与亲友的喜怒哀乐,是一部相当值得为人父母者一看的电影。
《阳光宝贝》以一种令人晕眩的真实视角和快乐欣喜的心情同时记录了4个新生儿的成长轨迹,他们分别是——Ponijao,女孩,她和家人一起住在非洲西南部的一个名叫纳米比亚的国家里,位置是原驻民族地区奥普沃附近;Bayarjargal,男孩,身处蒙古的巴彦钱德曼;Mari,女孩,住在日本的东京;哈蒂,女孩,来自于美国的旧金山。
从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次呼吸、啼哭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在跨度为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将会跟随他们一起经历伴随着生命所创造出来的所有奇迹与喜悦。
在挑选适合进行拍摄的家庭的过程中,托马斯·巴尔姆斯秉承并贯彻执行的基本方针就是——不干涉婴儿的成长、发育,不给任何人制造问题和困难,巴尔姆斯说:“这也使得我们不得不有选择性地处理一些可能会发生的状况……首先,我们寻找的必须是那种对于一个新生儿的即将诞生充满着喜悦和快乐的心情的人,听起来很简单,事实却全然不是如此,而阿兰夏巴最常说的就是我们一定要在整个过程中维持住一种寻找乐趣的积极的心态,这一点是非常地重要的。”
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