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迟琬珺:“我有大孩子的梦和小孩子的心”

标签:
杂谈 |
迟琬珺:“我有大孩子的梦和小孩子的心”
如果一个女孩自小生得美,又考进大名鼎鼎的中央戏剧学院,随便在校门口溜达都会有星探冲过来递名片,她会不会理所当然地做起“明星梦”?
把这个问题抛给迟琬珺,这个北京小妞温柔又坚定地说:“不会的。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爱画画、爱写字,爱一切与艺术沾边东西,更爱自由。2009年,从中戏戏剧文学系毕业的她,不愿接受任何“单位”的束缚,于是开始了自由职业者的闯荡生涯。大学时N种打工经历锻炼出的“十八般武艺”,此时全部派上用场。她曾经得过全球可口可乐&PI圆禧公仔设计大赛中国地区第一名,曾任Toy2R品牌店首席美术指导;曾经在bocoo新锐创意节DV大赛上斩获“人气编剧/导演”,曾为新干线等杂志绘插图,还曾经做过网络编辑。她笑言,那都是早年间的事儿了。如今,她最重要的身份是“麻豆”和店主。
读大二时,在路上被图片公司的人发掘,开始拍图片库、拍杂志内页,再到给摄影爱好者当外拍模特,她说作为没有签约公司的“野模”,她没有野心,却一直得到许多摄影师的厚爱,有活动都爱主动联系她。虽然报酬并不丰厚,也足以让她早早就可以自己“赚钱买花”,不再依靠父母。网络“麻豆”风行后,她又给淘宝的网店拍广告、作代言,面膜、时装、首饰、鞋包……产品拍了不少。娇俏可人、清新自然的模样,已经让她在淘宝众“名模”中小有名气。
照片上的她永远美美的,镜头前却是“冷暖自知”。有一次拍服装广告的外景,天气特别冷,穿着薄薄衣衫的她,冻得脸青了嘴唇紫了,午饭也没得吃。回想起当时心里的委屈,她笑说:“那真是咬牙切齿地在摆pose。”
如今越来越忙碌的她,一个月做“麻豆”的次数不会超过4次。只合作固定的品牌,只合作意气相投的店主,是她给自己定下的两大铁律。她现在固定拍摄的品牌,专售原创设计的中式服装,走得也是特色鲜明的文艺范儿。长期的合作下来,她与店主成了无话不说的姐妹淘,自己的网店或是设计上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得到对方真诚的帮助。遇到有新品牌邀约,她会先上网看那家店铺的整体风格,看产品的设计质量和评价口碑,跟店主聊天,“有想法、有品位、有素质、心善的,才会让我想合作。”
如今,她也当起了网店店主、小二兼代言人,自创品牌“Cookie’s Secret Garden”,从代售香港设计师的平台玩具起步,逐渐开始售卖自己原创设计的童话风服饰,主打清纯的连衣裙。从画设计稿、到联系工厂代工,从当“麻豆”拍广告,到后期PS图片“装潢”店铺,再到销售打包发货,都由她包办。实在很难想象外表柔柔弱弱的她,居然要自己去批发市场批回布料和辅料,还要亲自送到远在首都机场附近的工厂。因为喜欢,所以不觉辛苦。因为喜欢,所以总想做到尽善尽美。笔者见她时,正好碰到工厂的厂长送样衣给她。她检查得无比仔细,反复与厂长讨论一处绑带的宽度,我这个外号丝毫看不出来差别。“再缩两三毫米吧”,她温柔地坚持。
笃信佛教的迟琬珺,把“善良”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玉树地震后,她在网店发起义卖赈灾,决定捐出一件白色T恤除成本外所有的利润给红十字会。“做一点功德,和大家结个善缘,通过大家共同的微薄力量,献出一份爱心!”她这样写到。这项义卖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许许多多颗微小的善心,像风带来的种子,深埋在她的“秘密花园”中,开出美丽的花朵。
爸爸是军人,妈妈是老师,在这个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家庭长大的她,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老师、医生这样稳定的行业,而是无比坚定地走上了自己内心期盼的路途。但她仍旧是乖乖女一名,除了出门拍摄、拿货,大部分时间她都安静地宅在家中,打理网店、画画、写字、做手工,守着从网络收获到的美丽爱情……“爸爸还是不太能理解我的选择,但妈妈已经越来越支持我。”她相信,有一天家人会因为了解而更加支持她的决定。
读大学的时候,迟琬珺曾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DV短片。她把自己对生活小小的感悟融化在这个故事里——“生活中总有意外,但这个意外也许是能让生活更美好的灵感来源。”她说,正式因为很多的“偶然”与“意外”,才让她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有今天这样的生活,已经很好很满足。
能把爱好做成职业,也许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迟琬珺正用一颗单纯透明的小孩子的心,去做属于大孩子的未来之梦。
迟琬珺“麻豆”的典型一日:
9:00—10:00 到工作室化妆(有时自己带妆)
10:00—11:00 抵达拍摄地点,开始拍摄
午餐时间通常只有十几分钟(有时太忙只能以饼干充饥)
继续拍摄
17:00—19:00 收工(视季节、光线而定)
——刊登于《中国女性·海外版》2010年6月刊。此为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