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播电视频率干扰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下)

(2008-11-24 16:56:27)
标签:

杂谈

广播电视频率干扰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下)

无智不明

 

三、广播电视频率被干扰类型及实例分析

2000年之后,广播电视频率被干扰的事件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通过对近些年处理的频率干扰事件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外部信号的干扰,主要是无线寻呼、无绳电话、雷达等。特别是在上世纪末期,无线寻呼业务兴盛时,河南仅郑州地区大大小小寻呼台近百家之多,各寻呼台出于竞争和生存需要,纷纷增设转播基站,一些寻呼基站设备的技术指标未经过严格测试就大量投入市场。这些寻呼设备的频率大多在155MHz、165MHz和450MHz附近,在设备指标下降和集中设台的情况下,极易对部分标准电视频道和一些有线电视的增补频道造成干扰。2003年春节前夕,豫北某市转播中一节目6CH(167-175 MHz) 的图像载频信号168.25MHz受到严重干扰,观众无法正常收看电视节目,经测试,在该转播台东北方500米处新设置一频率为166.725MHz的寻呼台基站,其发射的信号频率偏移严重,经对该基站关停后确认干扰来自于此基站。2005年夏,省台48CH发射机与空军某气象雷达站发生干扰,经查,省台使用的48CH为国家规划给广电的专用频道,是广电专用频段的最高频道(490-498MHz),而雷达站使用设备的中心频率为800MHz,其设备的正负频偏达到20MHz,该频率进入了广电的专用频率范围相互干扰造成双方的使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后经双方协商,在气象雷达更改频率之前,双方互让时间段,确保各自工作任务的完成。自2002年无线寻呼业务快速萎缩并退出市场后,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广播电视频率被干扰事件明显减少。

二是广电内部信号的干扰。近几年来,广播电视事业飞速发展,一些设台单位在未进行充分技术论证的情况下,就擅自变更设台参数,如扩大功率、升高天线、变更台址等,因设台参数变更而引起的广播电视频率干扰事件呈现增多的趋势。豫南某市在新建一高200多米的发射塔后,将原规划天线高度为120米的12CH发射机迁至新建发射塔播出后,造成其西北方向100公里处一正在使用的规划频道12频道因同频干扰不能正常使用,后在进行认真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对该发射台西北瓣的天线采取技术措施对其场强加以抑制,干扰才得以消除。

四、广播电视频率干扰其他频率的原因分析实例

根据近些年来的统计情况来看,广播电视频率干扰其他频率主要集中在对航空频率的干扰上。特别是从2003年起,国家开展航空专用频率专项整顿工作以来,随着无线寻呼业务退出历史的舞台,大功率无绳电话市场的急剧萎缩,无线对讲基站的管理日益规范,广电频率对航空频率干扰的严重性逐渐显现。干扰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部分电视频段和调频广播频段与导航频率较近,容易与其它频率产生二阶互调、三阶互调信号落入航空频率范围内。国家规定的调频频率范围是87-108MHz,而我国使用的导航频率与该频率段十分接近。2003年,豫东某县一设台20多年、转播省台节目的10CH电视发射机干扰到民航导航频率,经查,在距该发射机1公里附近设立一寻呼台,10CH(199-207MHz)的伴音信号206.750MHz 与该寻呼台280.5875MHz两个信号在空中产生三阶互调落入民航导航频率上产生干扰,后按有关规定将该寻呼台迁址后,干扰消除。

2、同台设置的广播电视频率较多时,设备老化时可能产生互调频率落入航空频率范围内。2003年发生在豫北某市级电台和豫西某县级电台对航空频率产生的干扰事件,两台均是设台时间较长,广播电视同台设置,但由于发射机老化,杂散辐射超标后与同台址的其它频率产生较强的互调频率落入航空导航通信频段造成干扰。在对设备进行检修并对技术指标进行调整后,干扰消除。

五、解决频率干扰问题的应对措施

从多年的工作实践来看,在消除频率干扰过程中,对广播电视部门影响很大且广电部门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一是会严重影响到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造成损失在所难免。二是广播电视的信号特征明显,容易确定,而且功率大易定位,在情况紧急时无法确定另一干扰源的情况下,广电频率要立即停止播出。三是广电部门自身的信号监测能力和手段较为单一,一些基层广电部门还不具备监测手段,对于可能出现或已出现的干扰问题没有充分的准备。因此,为防止频率干扰事件的发生以及在干扰出现后快速定位,及时消除,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特别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广播电视台站管理和频率频道管理,特别是同台址设台发射多个广播电视信号时,在设台时要进行认真的计算和分析,对于可能产生的潜在的干扰可能,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设立调频发射台时,要按照国家2003年颁布的《调频广播覆盖网技术规定》(GY/T196-2003)要求,严格遵守其中要求的频率制约关系,如同台调频频率间隔、与电视同台发射、覆盖区交叠和二阶、三阶互调频率计算等,对于确实无法避免的三阶互调频率,要及时通报航空、气象等相关部门积极协商解决办法。

二是加强对发射机的维护和检修。对于发射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使发射机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各项技术指标都在正常的范围内,消除因自身的问题而造成干扰的隐患。特别是在同台址设台频率较多时,加强对发射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加强沟通和协调工作。频率干扰事件突发性强,涉及的单位较多,而且干扰定位难度大。据初步统计,与广播电视频率干扰相关的单位有无线电管理部门、民航局、空管中心、空军、气象等近十多个单位,因此,加强各设台单位之间信息的沟通和协调显得尤其关键。我省在工作实践中,就采取了经常的、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在解决干扰的过程中,各相关单位能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从而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干扰、找到原因并及时消除。有效保证了广电、航空、通信等各相关单位的频率安全。

 

(文章发表于《数字通讯世界》2008年第1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