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游记
无智不明
工作原因,3月7日上午从南京到苏州,一天时间忙于工作,无暇领略心中姑苏城的风光。下午四点离开苏州赴上海之时,正好有一个小时多的空闲时间,我提议大家去到寒山寺看一看,了却心中多年的宿愿,也不枉到苏州一趟,大家就一同来到了苏州城西的寒山寺。
年少时,就吟诵过张继那首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至今记忆犹新。虽然那时老师对诗作的写作背景做了很多的介绍,但年青的心只是向往着能够坐着客船像诗人一样去行走江湖、浪迹天涯,只想象诗人一样在一个秋天的月夜,去领略那姑苏城美好的江枫和渔火,以及寒山寺的钟声。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中那么多的不如意,以及不断破灭的梦想,诗人的处境引起了不再年青的心很多的共鸣,这才真正地理解了诗人面对满江的渔火,难以入眠的心中那份深深的愁绪。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寒山寺现在已经处在了苏州城内了。寒山寺还是一如既往的黄墙红瓦,十分的醒目,与大多数寺庙不同,寒山寺不是座北向南,大门而是向西开的。门口的导游多且热情,见到有游客来就立即迎上,热情地招揽着生意。紧跟我们不舍的导游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女性,三十多岁,操着一口江南软语的普通话,喋喋不休地说着让你不得不佩服她的职业精神。
导游嘴里蹦出一连串中国旅游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化的导游词,以及一些在不恰当的时机的买弄关子和讽刺游客智商的自问自答。听过之后,感到似曾听说、似是而非,转眼就已忘记所说的一切。导游对张继所听到钟声的钟的考证详尽而无聊。让我对导游印象深刻的是当她介绍起新年时祈福的钟声拍卖到多少多少钱时的那种兴奋和激动的表情,以及说起新铸造的大钟重达多少多少公斤时的江南人特别的那种夸张。
看到身处闹市中的寒山寺,诗中营造的“寒山寺”的意境印象已荡然无存。随着熙熙熙攘攘的游人,机械地迈步进到寒山寺中。像全国所有的旅游景区一样,寒山寺也不能免俗。满眼看到的都在大兴土木,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为了迎合来自全国各地行行色色的善男信女,各色人等都照单全收,寺内照例是“儒、道、释”的道场和寺院都有,每个地方都设有香堂,供游人上香,拜那些游人都不知道所拜何人、为何而拜的各路神灵。
离开寒山寺时,发现了寒山寺门前的一渠不再清澈的水,导游说这就是当年的大运河。那就让它是吧!
有一些淡淡的哀伤,我真的不能说无所谓。一些心中美好的记忆和念想,在做好心理准备之前,千万不要轻易地去实地追寻,还是让我们在记忆中去想像吧!
我宁愿没有来过寒山寺。
2008年3月15日夜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