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状况

(2008-02-13 15:30:02)
标签:

文化

科技

广播电视

数字化

技术发展

论文

it

分类: 广电科技与数字化

 

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状况

 

无智不明

  

数字电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广播电视行业的一大热点,数字化这一大趋势已在业内达成共识。国外一些国家的数字电视起步较早、发展很快,我国的数字电视虽处在研发与试播阶段,但发展势头强劲,总体上与国外发展水平差距不大。下面结合世界各地数字电视的发展背景,简要地介绍一下我国数字电视市场的发展情况。

一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背景

我国的数字电视发展既有国际数字化发展趋势背景,又与国内数字电视技术研究及其发展规划密不可分。

〈一〉发展数字电视的国际背景

中国的数字电视是在国际数字化日益高涨的氛围下开始发展,数字电视技术及标准的逐步完善为中国开展数字电视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数字电视发展进程也推动着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步伐。

1.数字电视广播优势

数字电视集数字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于一体,是继黑白显示、彩色显示技术之后的第三代TV,在未来的信息化发展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数字电视设备不仅可以获得比原有模拟设备更高的技术性能,而且还具有模拟技术达不到的新功能,令电视技术进入崭新的时代。数字电视视频图像清晰、声音逼真,提高了电视节目的质量,频道多,增加电视节目的数量;数字电视集电视、电脑的功能为一体,使电视的用途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提供多功能业务,成为千家万户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便捷通道。

2.全球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趋势

数字电视是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模拟向数字技术的过渡是广播电视近年来发生的根本性变革,也是广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电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能适应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需求,从图像质量、传输速度、产品功能等方面都具有模拟彩电无可比拟的优势。此外,由数字电视所引发的产业革命同时也将给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引导世界各国纷纷开展数字电视业务。当前,广播电视从节目采编、制作、存储到节目发射、传输和接收各个环节都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广播电视领域数字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数字电视,并对未来发展也制定了详细的规划:

(1)美国:美国自90年代初就开始数字电视广播制式的研究,1996年12月批准了数字电视广播ATSC标准,并于1997年4月制定了发展数字电视实施时间表,宣布实施数字电视广播的推进计划。规定从1998年开始到2006年共8年时间在美国实现从模拟电视广播向数字电视广播过渡,2006年取消模拟电视广播,全部实现数字电视广播。在1998年11月1日,美国正式在纽约、华盛顿、洛杉矶等23个城市播出数字电视节目,由此开始了全球的广播电视数字化革命。根据美国全国广播业者协会(NAB)的统计资料,到2000年年底,美国已有165家电视台在57个城市开播了数字电视节目,覆盖全国65%的电视用户。

(2)欧洲:为了推动欧洲数字电视的发展,欧共体在1993年组织了有200多个组织参加的DVB项目,先后制定了DVB-S(卫星电视)、DVB-T(地面广播)、DVB-C(有线电视广播)等系列标准,有力地推进了欧洲数字电视的发展。其中,英国于1998年11月5日在欧洲率先开播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并规划从2006年开始普及数字电视,到2010年停播模拟电视广播。与此同时,瑞典、芬兰、德国、葡萄牙、荷兰和西班牙等国也都开始了数字电视广播实验。

(3)日本:日本最早开始研究高清晰度电视,并于1994年开始试播高清晰电视节目。日本政府在1997年9月成立了“数字广播专家组(DIBEG)”开始数字电视研究,并提出了“综合业务数字广播ISDB”系统标准。日本在发展数字电视方面采取卫星广播先行、地面广播谨慎跟进的方针,1998年11月1日在东京电视台试播数字电视节目,在1999年进行了测试试验,同时规划在2003年开始地面播送数字电视节目。

(4)其他:在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都根据本国或当地情况,制定了数字电视广播标准,积极推进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其中,中国台湾地区已于1999年试播了数字电视,并将于2003年开播数字电视,澳大利亚也决定到2008年电视全部实现数字化。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制订数字电视技术和标准,并大力发展数字电视业务。在信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研究及发展的步伐也大大加快了。

3.数字电视技术标准

数字电视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包括高清晰度电视(HDTV)、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和VHS质量的家用低清晰度电视(LDTV)的数字电视体系,特别是在数字图像方面,为数字电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各类数字技术在不同的领域和环境下发展,数字电视技术的标准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日益显现出来。

国际上以国际标准化组织和数字音频视频委员会(DAVIC)等为首的标准化机构积极开展标准化活动,共同构筑数字广播电视标准化的基础。但在日益发展的信息产业中,由于各种技术标准的制定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跨国公司保护产业、扩展市场的重要竞争手段,因此,针对数字电视的技术标准也在世界各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国竟相推出各自的标准。数字电视标准从传输途径上分为三大类:卫星数字电视、电缆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从标准系统上看,纵观全球数字广播电视标准化状况目前形成三大系统标准:欧洲DVB(数字视频广播),美国ATSC(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和日本ISDB(综合业务数字广播)。

不同数字电视系统标准由不同的国家和集团制定,代表各自不同的利益,这些标准之间的技术原理基本一致,只是在编码、调制方式上稍有差别,在实际应用中也各有优缺。

数字电视标准

 

美国ATSC标准

欧洲DVB标准

日本ISDB标准

有线

卫星

地面

有线

卫星

地面

有线

卫星

地面

调制方式

QAM

QPSK

8VSB

QAM

QPSK

COFDM

QAM

QPSK

分段COFDM

视频编码

MPEG-2

MPEG-2

MPEG-2

音频编码

AC-3

MPEG-2

MPEG-2

复用方式

MPEG-2

MPEG-2

MPEG-2

尽管当前数字电视标准还不统一,但也为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电视标准提供了参考。

〈二〉国内数字电视发展背景

1.国内数字电视技术与国际发展同步

中国的数字电视技术发展水平并不比国际总体水平落后。我国早在八十年代末就开始跟踪研究世界数字电视发展的趋势,对数字电视技术进行研究,并且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90年代初,我国也开始数字广播电视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完成了包括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技术在内的多个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这就为我国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国家对发展数字电视的规划和推动

面对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并积极进行全球推广的形势,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数字电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国家为了尽快的发展数字电视技术,在1994年成立了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研究小组,安排和部署数字电视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研究,1996年又将高清晰度电视列为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对我国数字电视的研究开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引导我国数字电视的健康发展,广电总局也加强了对数字电视的指导和科研投入,推动数字电视技术研究引导数字电视业务发展。根据数字电视发展的需要,广电总局筹备建立数字电视系统测试实验室,对我国数字电视的设备、技术、标准进行测试。国家信息产业部在“十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实现模拟向数字的转变作为视听领域的中心任务,要求积极推进数字电视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并将数字电视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这些都极大的推动了国内数字电视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正是由于广电行业主管部门的极力推动,我国的数字电视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制定了数字电视实施计划及推进日程表(包括地面、有线、卫星),并组织了数字电视系统、有条件接收系统等多个研究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在数字电视技术标准方面,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广播电视数字传输技术体制》,并决定试行采用DVB-S标准,随后的几年内国内卫星数字电视有了长足发展;1998年9月我国又成功的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高清晰度试播和接收演示,随后于1999年10月又在北京试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并于2000年对国外数字电视标准进行了测试,为研究制定我国数字电视标准奠定了基础。2001年我们又进行了数字电视的试播,为大规模地发展数字电视业务创造了条件。

 

(本文发表于《河南广播影视》2002年第5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