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舟《而黑夜已至》
(2013-08-31 22:27:07)分类: 批评 |
这一段时间很忙,7月中旬放假后,到处跑,还有书稿的压力,到昨天,《新世纪中短篇小说观察》书稿总算基本完成了,专栏的稿子也只剩下两篇,心里稍微轻松点。先把李浩《镜子里的父亲》写完,下周开始上课了。
在看5期《十月》。顺带感慨一句,《十月》的小说越发越好,今年比较重要的中篇小说,会不会都来自《十月》?这一期还有照如兄的《果可食》,没来得及读,应该也很棒,照如兄多年不写,也算是“王者归来”吧?
《十月》2013年5期头题是弋舟《而黑夜已至》。昨天从北京回来,读完了,晚上心脏难受,因为有半个多月前在湖北晕倒的经历,就早早睡了。
这一期是《十月》创刊35周年的纪念刊。发了头题,很有纪念意义,弋舟应该很开心。
小说非常好。越来越喜欢弋舟的小说,好得让我为他而感动。
《而黑夜已至》把都市人的内心挣扎,精神困扰,情感折磨,疲惫状态,表现得意味深长。每个人都身处生活的洪流和心灵的孤岛,快乐雷同,忧郁万千。就像在赵德发研讨会上我说,这个时代,处于一种不断的断裂、离散和晃动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够重建活着的信念,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支点。弋舟是小说天才,他那种流畅细腻的表现力,敏感细锐的感受力,深刻而睿智,朴素而纯净。
母亲去世时,刘晓东在儿子的老师杨帆床上,母亲去世后,刘晓东离了婚,从此,带着罪感,无法直面自己。咖啡,药物,琴声,拍照,微博,包括拥抱,亲吻,都是疗救。徐果去世后,和杨帆一起直面困境,开始真正的自救。小说中提到:而黎明将至。希望人生都能走出暗夜,看到晨光。
小说中的一些句子和细节,让我读过很久都不能忘掉。
柔若无骨的手,蒙着蓝翳的眼睛。
世界像一台巨大的模具,磨平了一切差异。
诸如此类的符号,构成了我们今天的城市。
让我们来形容今天的世界,我们的语言就是这么匮乏。
严格去重复一件无意义的事,也许意义就会出现。
每个清晨醒来那一刻都感到生不如死。
有人说通过身边六个人就可以认识整个世界。其实,每个人都是孤岛。
糟糕的生活就像一股洪水,而我不过坐等被它淹没。
还有两段歌词:
这城市这么空
这胸口这么痛
这人海风起云涌
能不能再相逢
这快乐都雷同
这悲伤千万种
……
如同所有的事物充满了我的灵魂
你从所有的事物中浮现,充满了我的灵魂
你像我的灵魂,一只梦的蝴蝶
你如同忧郁这个词(聂鲁达,《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
看到这段歌词,想起在读到这篇小说之前很久,我曾对弋舟说过,“每看你,总是那种无挂碍的广阔,又是那种说不清的忧郁”,这一刻,忍不住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