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极光折射多种战略视角

(2013-05-16 20:25:20)
标签:

中国

永久观察员

北极理事国

西北航线

北极圈论坛

杂谈

分类: 国际评论

刊于《深圳特区报》(2013-05-16)

北极地区,是继海权、太空权之后,人类在新世纪中一个群雄逐鹿的新焦点。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是挺进北极的重要一步。通过各种组织,中国会在北极及北冰洋区域留下足印,为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而步步为营。

http://paper.sciencenet.cn/upload/news/images/2010/8/2010822116282310.jpg

美国有名的《外交政策》杂志,在2009年盘点当年被忽略的新闻中,把“‘西北航线’开通”列为第一条。全球暖化造成北极融冰,俄罗斯尝试开通与北极之间的“西北航道”。这意味着从亚洲到欧洲的航线将用不着绕一个大圈子,而会出现一个大捷径:东亚的船只通过白令海峡,经北冰洋,直达欧洲。从伦敦到东京,经巴拿马运河为2.8万公里,但若穿越北冰洋,则只有1.2万公里,缩短了1.6万公里,将大幅缩减欧亚航运距离和成本。

与此同时,新的地缘政治竞争也将展开。俄罗斯、加拿大等多国觊觎北极丰富的资源。北极拥有世界13%未探明的石油储量和30%未探明的天然气储量,是一个被冰封冻的聚宝盆。从军事角度看,北冰洋的冰盖若局部消融,那么任何一国在冰洋下的核战略潜艇,可轻易发射对全球任何地区的导弹。北极和北冰洋,成了未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北极圈势力范围的争夺,实际上早已开始。1996年北极理事会成立,由极地国家美国、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8个国家组成,相当于一个北极同盟,设法排斥外来者染指北极。在俄罗斯的推动下,北极理事会对新来者设置了比较高的门槛,任何国家要获得观察员资格,首要的是承认极地国家对北极的主权。换句话说,北极属于这8个国家,其他国家可参与北极事务,但只能当配角。

欧洲国家已嗅到北极未来的巨大潜力——这是继海权、太空权之后,人类在新世纪中一个群雄逐鹿的新焦点。法国、德国、荷兰、波兰、西班牙和英国,以“观察员”身份挤进了北极俱乐部。最近两三年,亚洲国家积极挺进,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中、日、韩,都感到未来新航线所带来的经济、外交、军事与战略机遇:“西北航道”的一边是欧美,另一边就是东北亚。

现在,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5个亚洲国家和意大利,成了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即便发言权有限,但毕竟加入到了俱乐部。发言权和影响力,会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而变化。另外,冰岛正在积极筹划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北极圈”论坛,将于今年10月召开第一次会议,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皆可加入。这个论坛的主要目的,是挑战北极理事会享有的特权,并借助联合国大会来把北极推动为“全人类财富”。通过各种组织,中国会在北极及北冰洋区域留下足印,为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而步步为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