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大对台军售的议题说明什么?

标签:
美国对台军售宋体国会山外交事务杂谈 |
分类: 国际评论 |
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节目访谈(2011-11-18)
主持人:现在马上连线资深评论员陈冰先生。陈先生,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昨天在一项法案上签字,要求美国政府尽快向台湾地区出售F 16C/D型战机,深化美国与台湾地区的关系,你怎么看这件事?
陈冰:这说明,美国政坛正在聚合一种共识,就是美国不能让台湾自行其是,不能任两岸自我发展,而是要加强干预力度。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批评奥巴马政府9月份的决定“令人遗憾、目光短浅”,是说美国政府对台出售F16A/B战斗机还不够好,而应该出售更先进的F-16C/D战斗机以及柴油动力潜艇,这比奥巴马政府还要激进。美国的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是美国酝酿外交政策的重要部门,现在它提出加大对台军售的议题,就说明美国重返亚洲,增强对中国的制约或者干预,是美国政坛的一种时尚,不分党派。即便对台军售问题上做不大文章,也会在其它方面做文章。中国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美国社会和美国政坛的主流立场。有的时候,一种支流的、侧面的观点,会逐渐转变成主流观点
主持人:有美国国会议员说,这只是一种姿态,不具有实际意义,只具有象征意义,你认为呢?
陈冰:从表面上看,这的确不具有实际意义。你看看,奥巴马政府的对台军售计划,已经有一定的妥协,还在参议院没投票表决呢,现在众议院几个人的“创意”,连众议院都没表决,离形成美国政策可能还远着呢。如果再考虑选举的因素,明年众议院也要选举,这些在位的议员为了保位子,也和总统选举一样会拿中国说事,以“制约中国”的先锋姿态赢得选票。这都没错。但是,中国要看到,美国重返亚洲、加大干预中国事务,是美国正在形成的主流意见,而不仅仅是奥巴马、希拉里的选举策略。所以,要说具有象征意义,可以说象征美国今后将加大对两岸事务的干预程度,不会像过去十多年一样任两岸和平交往和合作。有些事情,你最初觉得那不过是说说,但后来就发现,不及时作为,这“说说”可能就成了“做做”。举个例子,在2000年,菲律宾与美国举行了代号为“肩并肩2000”的军事演习,目标是反击 “某一地区大国”出兵登岛,11年后,美国说这个大国就是中国,希拉里明说要维护菲律宾在南海的权益,奥巴马则在澳大利亚增兵。过去的“说说”,成了现在的“做做”。
主持人:根据你的分析,美国似乎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白宫、国会山、五角大楼、媒体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你觉得呢?
陈冰:美国的体制,决定了白宫、国会山、五角大楼、媒体各自为政,相互制约和博弈。这些机构在赛跑,看谁最能代表民意。政坛不说,就说这媒体吧,也在争取民意,得到大众的支持,发行量、收视率就高,获得的广告也多,就能搞好地生存和发展。所以,除了美国政府有“底线”以外,其他机构或者说部门,都有点天马行空,把各种可能性都摆出来。前几天,还出现过美国用停止对台军售,换来让中国一笔勾销美国国债的“奇思妙想”。但是,这些机构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争着要发表意见,以便赢得民意,让美国更富更强。在唇枪舌剑中,某一项政策带来的各种弊端和缺失,都显现出来,最后过滤出的是对美国最有利的策略。特别是外交领域,美国各界最容易形成共识。对台军售,实际上就是一扇窗口,从中可以看出美国的政策是怎样形成的。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坛基本上少有反对对台军售的,争论不下的是究竟出售多少,出售的武器先进程度如何,到什么限度才能刚好不超过中国的容忍度。这就说明,今后美国不管哪个政党执政,都会在对台军售上做文章,都会把两岸事务作为要挟中国大陆的一张牌,都会支持重返亚洲、领导亚洲的外交大略。
主持人:无论白宫还是国会山,在对台军售上的争论能对台湾政情发生怎样的作用?会不会影响台湾地区明年的选举?
陈冰:台湾地区的选举,是由台湾选民的投票决定,白宫和国会山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对选举可能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对台湾的政情和民意,还是有间接的影响,一些对两岸团结有二心的政客,可能以此来演绎。他们或许会说,看看,美国都想帮助台湾来抵御“来自大陆的威胁”,那么当局必须得考虑从美国多买点武器,并且让支持两岸和平发展的一些从政者,不敢大声地讲话。台湾的当政者们,也可能更多地考虑如何在中国大陆和美国之间保持平衡,不至于被反对者冠上“亲大陆”的帽子。即便美国在对台军售上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只要在美国成为一个话题,就会影响台湾人的情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