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深圳陈冰
深圳陈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236
  • 关注人气:16,5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11:改变文明进程的灾难

(2011-09-19 03:06:49)
标签:

美国

“9·11”事件

深圳特区报

军备竞赛

世贸大厦

杂谈

分类: 国际评论

  刊于《深圳特区报》(2011-09-11) 

   http://www.tetimes.com/images/attachement/jpg/site557/20110911/0021856024690fd6503e10.jpg

    无论对于美国,还是对于世界,十年前发生的“9·11”事件,都是一场灾难,一场改变文明进程的灾难。

  冷战结束后出现的人类文明共存的和风细雨,被恐怖的黑烟所笼罩。

  经济全球化带出的世界文化互达的和颜悦色,被随之而来的两场战争所吞噬。

  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分裂了西方,也分裂了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互不信任,占据了21世纪的前十年。过去数百年好不容易形成的“全球”镜面,就像纽约世界贸易大厦坍塌时噼里啪啦的碎片,撒向地球的陆地和海洋。每一个碎片的落点,都激起军备竞赛、领土纷争、贸易争夺、消除异己、反恐防恐的烟尘,整个地球似乎都在打颤。

  从中东腹地,到高加索的山谷,兵戈相向替代友好的握手;

  从非洲荒漠,到朝鲜半岛,嗤嗤作响的战争导火线代替了丁零零的外交电话线;

  从地中海沿岸,到南海海域,平静的疆界线时不时地被冲突的漩涡搅得不得安宁,军事新闻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焦点……

  “9·11”事件的余音,就是这样刺耳地传播到全球各处。痛苦着的美国以战争来弥合创伤,军事的导弹、贸易的导弹、文化的导弹四处放飞,原本脆弱的世界格局变得更加动荡。当金融的导弹发射后,全球经济的“世贸大厦”也开始坍塌,飞散的货币碎片阻止了出海的货船,击垮一批批车间厂房,绊倒一个个政府。隆隆作响的只有印钞机的声音——这个声音,像梦魇一般让世界心有余悸。

十年来,美国除了创造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的记录外,有七成的美国人认为国家误入歧途。要是让全球人来投票,这个比率恐怕更高。从受害者到恃强者,从新秩序的推动者到破坏者,美国心态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远比绞死萨达姆、击毙本·拉丹要深刻得多。而美国利用金融工具让全世界为其战争买单,为其经济复苏付账,更是以柔和的外交轻纱作为掩护的强盗逻辑。如果数数这十年来美国对世界的贡献,从人道主义到气候变暖,从公平贸易到人类和平,能够打钩的选项实在太少。

  而就世界来说,“9·11”事件带来的影响同样是深远的。反恐战争打出了人性的阴暗,打出了国家间的不信任,即便同一种文明范式内部,比如欧洲和美国,都怀着警觉的目光打量对方。二战以后形成的“人本”共识,渐被“利益至上”所替代;担负人类责任的愿望,被如何瓜分利益的贪婪所占据。而讨价还价的背后,往往是军事威胁,不仅加剧了军备竞赛,也让核裁军步履维艰。“地球村”这个充满想象力的词汇,似乎离人们的现实生活越走越远。

  “9·11”事件发生在大洋彼岸,但同样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现在的高房价、高通胀,与“美国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年围绕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的争斗,不断加剧的贸易争端,以及南海问题、台海问题、西藏问题,都与“9·11”事件密切关联。反恐战争消耗了美国的经济资源,他们希望由其他国家来分担。

  “9·11”十周年之际,我们为美国遭遇的灾难深表同情,同时我们也期望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对灾难的回望中有所反思,站在人本的立场而不是一个国家的立场上,思考世界的前途,思考人类的未来,思考“超越一切的支柱”:

  “我是不以为人类会灭亡的,因为你只要想想人可以世世代代不停地繁衍下去,就这点我们即可说人类是不朽的。但是我觉得这样还不够,人不仅要生存下去,而且更要出众,人类之不朽并非只因他在万物之中有着无穷尽的声音,主要的是因为他有心灵、有同情、牺牲以及忍耐的精神;而诗人、作家的责任就在于写这些事情,他们有权利帮助人类升华精神世界,提醒人们过去有的光荣,如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及牺牲精神,诗人的作品不只是人类的记录,也可以说是帮助人类生存及超越一切的支柱。”

  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的诺贝尔文学奖领奖致辞,不仅是说给诗人、作家的,也是说给“9·11”事件十周年后的人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