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物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

(2011-06-08 02:36:14)
标签:

财经

分类: 中国评论
刊于《深圳特区报》(2011-06-07)
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生物经济是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增长速度快、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新兴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那么深圳不妨把生物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转型升级。

  最近这些天,深圳“华大基因”被中外媒体频频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市长许勤,先后到华大基因视察、调研,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

  在国际传媒上,“世界第一大基因组测序与分析中心”的称谓被一次次使用。《自然》评出的中国前十位科研机构中,华大基因名列第四。路透社赞扬华大基因帮助严阵以待的欧洲揭开了“毒黄瓜”之谜,中国科学家已走到世界前沿。

  在此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组织第29次集体学习,强调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讲课的两位学者薛澜教授和冯飞研究员,都是战略性产业的研究者。后者更是主张,在国务院制订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产业的战略意义更加深远,主要体现在满足人类健康的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解决我们资源环境压力、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需求上。

  这里有一个引人关注的新概念——“生物经济”。生物经济是建立在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生物技术基础之上,以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分配、使用为基础的经济,涉及农业、工业、医学、环境、海洋与空间等诸多领域。世界上正在形成这样一种共识:随着2003年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宣告完成,生物技术催生的生物经济浪潮,有望成为继农业、工业、信息化浪潮之后,第四波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力量。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预言:下一个超过他财富的人,将是做基因开发和产业的人。

  生物经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蕴藏着不可限量的经济价值,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远远超出许多人的想象。基因诊断技术,可以预测人的潜在疾病,制造出治疗乙肝、血友病、白血病、癌症等不治之症的药物;生物能转化技术,可以把植物转化成人们所熟悉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玉米可以替代石油成为塑料加工的原料……生物经济的魅力,真可用“化腐朽为神奇”来形容。

  目前全球生物经济总量每5年翻一番,增长率为25%—30%,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10倍。专家预计,到2020年生物经济规模将超过信息经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力量。也因此,生物经济正成为继信息经济之后的又一竞争热点,正在“爆炸式发展”。美国把风险投资总额的约13.5%投往生物科技,欧盟把研发费用的18%用于生物技术领域,英国把保持生物技术“世界第二”作为战略目标,法国在20多个城市建立了生物科技园区,日本制定了“生物产业立国”的国家战略。欧美的生物产业,目前已占GDP的15%—20%。

  尽管中国的生物经济只占GDP的5%,但发展基础良好,在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克隆技术等方面均有领先技术,加上生物资源丰富,具有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最关键的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生物产业化上的差距是15年。与其它产业相比,算是差距比较短的。只要我们强化政策扶持,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吸引高端人才,集中力量开展前沿研究,不仅可以抢占生物科技、产业发展制高点,而且可以为生命科学研究和人类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深圳是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全国最早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率先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规划和产业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集聚了大批高端创新人才。华大基因等一批世界前沿的高端技术研究院和企业,因而在这深圳安家落户。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生物经济是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增长速度快、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新兴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那么深圳不妨把生物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取得发展主动权,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冲刺世界前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