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赶快拿掉胡拼乱凑的英文标识

(2011-02-22 11:58:51)
标签:

深圳市

英文标识

公共设施

深圳特区报

中英文翻译

文化

分类: 文化评论
刊于《深圳特区报》(2011-02-22)
如果你听到一个外国人把男人、女人说成“公人”、“母人”时,你一定笑得前俯后仰,并且嘲讽学中文怎么学得如此走火入魔。同样,如果一个外国人看到Liefallow & MinistryArea,一定会激发出探索的冲动:都市中怎么会有“休耕的农田”和“牧师的住所”?当你告诉他这是“休闲服务区”的标识时,他一定哑口无言,表情囧得像这个网络新字。

  类似胡拼乱凑的英文标识,在深圳市内比比皆是。地铁“一号线至深大”,英文标识成“Line1 to Shen Da”,会让外国人莫名其妙,因为英文中根本没有“ShenDa”这个词。最麻烦的恐怕还是街道标识,“鹏城三路”的一头是“Pengchengsan Lu”,另一头则成了“3rdPengcheng Rd”。这简直是害人,比没有英文标识还糟糕。

  令人啼笑皆非的英文标识如此之多,给外国人的第一印象必然是这个城市管理混乱、没有文化、缺乏教养。公共设施的标识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都做不好,何谈现代化、国际化?现代化,表现在公共设施标识上是精准、规范、方便他人;国际化,展示在英文标识上就是用标准的英语书写,而不是别人看不懂的胡言乱语。

  遗憾的是,媒体和市民曾多次呼吁、纠错,但并没有消灭英文标识上的无知和混乱。更遗憾的是,没有一个机构对此予以重视,没有一个职能部门出面干预,于是,很差很怪诞的“Chinglish”(中式英语)逍遥在大街小巷,高居于公共设施。

  制作规范的英文标识其实一点不难。深圳有很多英语专家,也有不少外国人,只要花一点时间交流,就能获得精准的英语表达。还有现成的范本,上海市颁行的《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早就发布在互联网上,内容应有尽有,你只要把“Shanghai”替换成“Shenzhen”就万事大吉。但是,英文标识制作公司似乎这点功课都不想做,只想赶快拿钱。

  去年8月,《深圳市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英文翻译规则和实施指南》已出台。我们希望把这个中英文翻译规则尽快公布于网上,让所有涉及英文标识的单位和机构有一个标准范本,加快更新。我们也吁请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一个时间表,赶快拿下乱七八糟的英文标识,不要再让它们玷污深圳的“国际化”脸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