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深圳陈冰
深圳陈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236
  • 关注人气:16,5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得很,互联网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2010-03-13 17:32:13)
标签:

诺贝尔和平奖

网民

政治智慧

互联网

《时代》

文化

分类: 文化评论
刊于深圳《晶报》(2010-03-13)
 
  历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都有很多争议。如果把这个奖授予一项技术、一个工具,而非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是不是会闹翻天?

  事实恰恰相反。当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证实互联网获得2010年和平奖正式提名后,多数人都觉得这是一项明智的选择,互联网被看作是最没有争议的候选者。

  互联网被提名,本身已经创造了提名人数最多、跨界最广的纪录,诺贝尔奖得主、互联网媒体、企业家和普通网友都争先恐后为其“请命”,认为它在促进“对话、辩论和获取共识”方面扮演了积极的角色。

  当然,争议还是存在的,因为诺贝尔和平奖的传统是奖励那些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有生命的人或者组织,而互联网是一项技术、一个工具,即便得奖,连“谁来领奖”的问题都难以解决。不过一想到刚刚上任还什么都没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能获奖,互联网若得奖,就更实至名归、当之无愧了。

  实际上,互联网是有生命的,有体温的。提名宣言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网络,而是无止境的人民的网络。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男男女女,都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沟通与交流。

  互联网的另一贡献是,造就了数字化文化,造就了新的社会基础,这个社会正在促进人们进行对话、辩论,进而形成共识。越是开放、包容,越能够讨论和参与,民主就越能蓬勃发展,而交往和交流能最有效地减少仇视和冲突。

  就中国而言,互联网给人的生活方式和参政议政环境所带来的变革,同样是深刻而正面的。“网络问政”、“网络监督”渐成常态,政府在网民的“灌水”、“拍砖”中获得政治智慧,网民在与政府官员互动中增进相互理解。正在进行的“两会”,对互联网的正面效应肯定有加。

  最重要的是,把和平奖授予互联网,等于把和平授予我们每一个上网的人。这与美国《时代》杂志曾经把“年度人物”授予“你——网民”,有异曲同工之妙。

  互联网获得诺奖提名,不仅丰富了和平奖的内涵,而且鼓励全世界的人都去用键盘,而放下刀剑枪炮。对此,我们对互联网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乐观其成。从短期看,一个微博不能与一支冲锋枪相提并论;但从长期看,键盘的力量一定大于剑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