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笔者在《晶报》发了此专栏文章,提醒警方注意学校安全,现在深圳警方开始这样做了,在舆论的压力下。
两年前就听说深圳的电子眼有20万之多,全市公共场所的监控率达到百分之百。看到这样的新闻,笔者很是兴奋,因为能够达到如此高的监控水平的城市,全世界都不多。英国伦敦是一个,新加坡是另一个。而凡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覆盖的地方,安全程度都很高,犯罪率降低许多。任何犯罪的蛛丝马迹,都躲不过电子眼,况且几秒钟内就能唤来警察。
不过,最近听说的几件事,让人对电子眼的功能有所怀疑。一位朋友的侄子从乡下来,他想念母亲,就出门了,接着就失踪了,失踪在大街上。朋友所在的社区有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清楚地显示出这个孩子的行踪,包括走出社区大门时的时间。但之后就不知道他到何方了,因为大街上的电子眼闭眼了——原来是坏了,没人修。朋友着急啊,报警、花钱在电台打广告寻人、动员亲朋四处寻找。还好,第二天在大梅沙找到了人,怦怦心跳总算平静下来。
这算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南山的一所学校,连续两个学生在校外大街上失踪,而且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中午。一个孩子在被绑架十多天后获救,另一个孩子失踪10天了,至今尚无音讯,家长夜不能寐,校长焦虑万端,警方24小时监视,老师们跑到关外去贴寻人启事。笔者曾到现场采访,突然想起电子眼,问他们是不是忽略从这里找线索,他们的回答是“这里没有摄像头啊”。
电子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摄像头,花纳税人的钱安装在大街上,当然是为公众服务的,是为了保障社会安全。伦敦和新加坡的摄像头,多安装在死角,安装在警察的眼睛不易达到的角落,因为那里是最有可能发生犯罪现象的,比如抢劫、绑架、毒品买卖。但查看深圳有关电子眼的报道,似乎多集中于交通要道上,主要盯的是违规车辆,比如冲红灯的车辆、不按道行驶的车辆、超速的车辆等等。
事实真是这样吗?也不尽然。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位来深8年的建设者讲述布吉住地被盗窃的故事。他发现自己的家门被盗后,马上报警,警察拍了照就走了,说在现场找不到任何证据。被窃者突然看到了好多电子眼,有一个正对着他住的那一栋房子,就马上找到警察,说能不能从摄像头中找到点线索。警察笑了一下,说可以去看一下,一进录像室,被窃者才知道8个摄像头中只有一个是好的,其余都坏了,因为缺乏经费,摄像头坏了没钱修。不过,这位兄弟发现,另一个录像室里的电子眼全是好的,因为那是监控机动车违章的。他想不通,为什么监控交通的电子眼全在好好运作,而监控社会治安的大多都坏了呢?
安装电子眼,显然不应仅仅盯着违章车辆,更要监控社会治安,以便在犯罪分子出手时迅速通风报信,协助警察将之缉拿归案。想起那位至今下落不明的孩子,想起那位遭遇盗窃的来深建设者的经历,笔者顿生“事后诸葛亮”之心思:要是电子眼睁着该多好。为此我们建议,至少在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附近的街道上,都安装上电子眼,让孩子们走出校门后有安全感,让家长放心,让老师致力于教学;把全城损坏了的用于社会治安的电子眼,一一修好,把“用高科技来弥补警力不足”落实到实处。
加载中,请稍候......